后期稻谷收购放缓 价格趋于平稳

(来源: 发稿时间:2013-11-07 阅读次数:8176)

 

11月份,稻米市场进入传统性消费旺季,中晚稻收获超过60%,市场粮源大幅增加;中晚籼稻收购期延长,进入中后期,入库进度放缓,粳稻、粳糯稻收购渐入高峰期。市场行情以稳为主,总体上“粳强籼弱”、“稻强米弱”特征依旧,不同收购主体新季中晚稻购销价格出现分化,中晚稻保护价品种价格高于于去年同期,粳糯稻价格低于去年同期,市场粮源区域性、品种不平衡矛盾依旧存在。从前期收购情况来看,今年中晚稻收购呈现以下特点:

  一、种植结构调整加快,市场粮源相对充裕

  受近几年种粮比较效益提高的影响,农民种植结构调整加快,弃棉种粮现象普遍,粳稻、粳糯稻种植比重增加明显。中晚稻各品种中,中晚籼稻在南方作为口粮的主导品种,农户留存比例较大,商品率低于粳稻和粳糯稻,粳稻和粳糯稻较为充足。

  据调查, 2013年安徽无为县植棉总面积在37万亩左右,减少了32%,东乡棉产区弃棉种稻农户大幅增加,种粮以粳稻和粳糯稻为主,粳稻和粳糯稻产量增幅较大。

  二、中晚稻整体价格高于去年同期,不同品种略有区别

  市场价格监测结果显示:无为县县内大米企业受低价进口大米冲击,销售不畅,部分企业库存积压,经营出现亏损,新粮上市后,收购更为理性,入库质量要求提高、数量减少。今年中晚籼稻开磅价格120-125元/百斤,比去年同期低5-6元/百斤,低于2013年国家中晚籼稻最低保护价价格10元/百斤左右,为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国家及时启动了托市收购,市场价格上涨到135元/百斤附近并保持稳定,托市收购企业高于去年同期7-8元/百斤,非政策性收购企业高于去年同期2-3元/百斤,收购要求在14%左右。粳稻开磅价格142-143元/百斤,低于去年同期10元/百斤;粳稻大量上市后,因市场价格低于2013年托市收购价格,及时启动了托市收购预案,市场价格被拉伸到托市价格左右,总体略低于托市价格,但高于年同期8-10元/百斤。粳糯稻价格今年高开低走,开磅价格170-180元/百斤,10月上中旬开始批量收获上市后,由于市场粮源增多、供应充足59436,市场价格迅速下降到150元/百斤,每百斤低于去年同期10元左右。

  三、市场价格平稳,国有粮食企业占据主导作用

  从前期收购情况来看,今年市场价格总体平稳,市场粮源充足,中晚籼稻和粳稻在托市收购价格下方3-4元/百斤摆动,粳糯稻下降到粳稻价格水平后基本保持稳定,不同主体间粮源竞争减弱,收购以政策性收购为主,市场粮源向政策性库存集中,抬级抬价争夺粮源现象减少,收购秩序良好。

  截止11月31日,无为县共入库中晚稻80627吨,其中: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59436吨,占总收购量的73.7%,比去年同期增加34236吨,增长了135.9%。托市收购粮食51996吨,占总收购量的64.5%,国有粮食企业以政策性收购为主,市场收购只有3075吨,只占国有粮食企业总收购量的5%左右。

  四、中晚稻米收购价格走势不一,粳强籼弱特征显现

  今年中晚稻各品种收购价格差异明显、走势分化,粳稻价格高于中晚籼稻价格,价差保持在10-12元/百斤,略低于粳稻与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价格的差距,粳糯稻与粳稻价格基本同价,粳强籼弱特征依旧。

  受托市政策支撑,中晚籼稻(普通稻与优质稻价格趋于一致)市场价格低开高走,在托市收购价格以内保持稳定,不同收购主体保持3-4元/百斤的价差;中晚籼米价格从开磅时的203-204元/百斤降到200元/百斤左右,降幅超过1%,米价稍强,但走货缓慢。粳稻市场走势与中晚籼稻基本一致,当前市场价格与今年最低收购价格价格持平或略低,入库标准严格按照国家中等质量标准三等执行,超标部分通过扣斤保质保价执行。粮食经纪人从农户手中收购后,多需经过烘干处理,再交售粮食收储企业,收购质量好于往年。粳糯稻价格高开稳走,今年粳糯稻开磅价格170-180元/百斤,随着上市量增加,价格下降到150元/百斤后保持稳定,与粳稻价格持平。

  预计,随着中晚稻收购全面登场,中晚稻收购价格因收购主体心态、执行政策不一而有所区别,政策性收购价格稍高,市场收购价格较低,收购行为更趋合理。中晚籼稻和粳稻价格继续以稳为主,在托市收购价格下方略有浮动;粳糯稻价格相对处于低高位,市场机会增多,后期价格或将上升。
本文转载自: 中华粮网(www.cngrai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