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安庆水稻形势好于“十一五”

(来源: 发稿时间:2016-01-08 阅读次数:459)

 

  2015年,安徽省安庆市水稻种植面积558.6万亩,较“十一五”期间年均面积减少4.6万亩;平均单产427公斤,同比增加15.4公斤,增幅3.74%,总产238.5万吨,同比持平略减。实现了面积调减单产增加总产基本保持稳定。与“十一五”年平均相比,水稻种植面积平均每年减少4.6万亩,主要是双季稻面积减少,早、晚稻分别年均减少10.2万亩、10.7万亩,共计年减少20.9万亩。而单季稻种植面积有所增加,累计增加55.17万亩,平均每年增加16.3万亩。从总产量上看,虽然早、晚稻由于面积调减而产量减少,但单季稻总产则增加38.32万吨。值得一提的是早稻、单季稻和晚稻的单产同比都有不同程度增加。据对规模种植大户经济收入情况调查,去年种植大户每亩水稻纯收入在250-300元,就是在今年稻谷卖难价低的情况下,不少农户每亩纯收入仍然在200元以上,较“十一五”期间每亩纯收入在150-200元也略有增加。
  在稳定总产的同时,安庆市稻米品质有了很大的提升。一是大力推广种植了一批优质高产水稻良种,安庆市水稻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同比增加10个百分点;二是大力推广保优栽培技术。安庆市制定并推广了《早稻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等三个水稻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地方标准,有效降低化肥、农药用量,改进了稻米等作物的品质,全市中高档优质米占88%以上;三是建立优质水稻种植示范基地。安庆市已建立优质水稻生产基地300万亩,其中通过认定的绿色、无公害水稻种植面积达200万亩;建立了10个有机稻生产基地。
  2015年,安庆市稻谷商品量为120万吨左右,水稻商品率在50%以上,同比增加了15个百分点;稻米年净外调50万吨左右,同比增加约20万吨。安庆市现有稻米等粮食加工企业如桐城青草香、安徽绿福、潜山县渡民、望江县联河等十多家,全市数百家的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中,粮油加工企业占三分之一,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形成跨区域“订单生产”、“连锁经营”、“农商联手、品牌经营”等多种产业化经营模式。十二五期间,枞阳、桐城、望江、宿松先后被国家农业部授予粮食生产先进县和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市)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