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余农户不爱存粮,对储粮仓兴趣不大

(来源: 发稿时间:2017-05-16 阅读次数:558)

 

     通过农户存粮专项调查发现,当前江西新余地区农户存粮普遍偏少,并且对科学储粮仓热情不高。
    存粮普遍偏少,农户家中不愿多留存原粮。
    本次调查的15户农户,耕地面积总计为273.5亩,早稻总产为215110斤。截至4月底,共出售206860斤,占总产量的96.16%;晚稻总产288400斤,截至4月底,共出售267450斤,占总产量的92.70%。从出售比得知,农户现在存粮普遍偏少。原因有:一是市场上到处有米面出售,常吃常新,农户感觉没有多存余粮的必要。二是托市价比较高,等收购期一过,粮价还有可能下跌,存粮不保值,不如收上来就及时卖掉。三是多存粮食容易陈化或遭受虫害。四是现在散养猪牛等牲畜的农户少,对细糠等副产品的需求量不多,犯不着自己担谷碾米。
存粮以晚稻为主,尤其是优质晚稻。
    截至4月底,15户农户留存晚谷12630斤,早谷只有1户还存有100斤。调查发现,农民现在大米消费更注重口感和品质,所以农户大都留存晚稻,尤其是优质晚稻作为口粮消费。存少量早谷也主要是用于饲鸡喂鸭。
渝水区南安乡的龚什芽种了一辈子田,年愈六旬的他去年种了28亩水稻,收获早谷25200斤,全部出售,一斤不留;收获晚谷3万斤,留了3000斤优质晚谷作为口粮用。“优质晚谷,加工的米好,一部分自家用,一部分送给城里的亲戚。家里存的晚谷可以供应到新晚谷上市。”他说,“不需多留,要留就留点好的,时代不同了,不担心没饭吃。”粜谷籴米正成为农民粮食消费的主要趋势。调查中发现,农户存粮极少,根本不够口粮所需,有的则干脆不留原粮,粜谷籴米已成为农民口粮消费的新趋势。
按照上级要求,渝水区正在推广“农户科学储粮”项目,销售钢板圆筒仓。尽管宣传到位,价格优惠,但农民购买并不踊跃。农户普遍反映,现在不存稻谷,用不着这么大的物件。所以小筒仓销售不太好。
“现在市场上出售的大米又干净又规整,品种多,购买方便,谁还去担谷碾米,又累又麻烦。”罗坊镇的周耐根说,“现在买米吃的农户多,又快又省事。” (粮油市场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