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支持落幕,小麦反常上涨

发稿时间:2025-10-13 阅读次数:13

2025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已于930日正式结束,自6月份新季小麦登场以来最大的支持已然落下帷幕。从常理和市场主体习惯性思维来说,小麦市场价格应该会出现回落,然而从整个国庆长假期间至今,我们看到却是小麦市场价格却出现了反常上涨,且持续时间也接近有半个月之久了。小麦市场主体情绪也开始有所好转,甚至对后市有了更高更多的期待。那么小麦真的的能打破魔咒,走出独立行情吗?我们且从小麦市场反常上涨的动因是否具备持续性来做一些探讨。

首先,导致小麦市场情绪有所好转或者说提振的一个动因是2025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收购数量从公开数据来看是超过了1600万吨,占总产量的10%以上,确实是超过很多市场主体预期的,但这和笔者之前对最低收购价收购数量的预判1500万吨也就略超一点而已,那么单纯就数量而言,并不能改变小麦市场供大于需的结构,只是区域性的供需结构有所修正而已,覆盖区域流通的价差依然存异。

其次,小麦市场反常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小麦的主要用粮区域的持续阴雨天气导致面粉加工企业收购量锐减,且多数面粉加工企业从2024年以来一直采购的是小麦低库存策略,作为刚需,面对这种态势,只能采取提高收购价来满足加工生产需求。正常来说,这种天气因素触发的供需矛盾是很难有多少持续性的,更谈不上去改变供需结构了。

第三、黄淮海持续的阴雨天气不仅影响到秋粮的收割进度,对新季玉米的品质影响更大,黄曲霉素和霉变率出现了飙升,即便是价差快速扩大,也直接导致了饲料加工企业的采购方向发生改变,对于猪料生产企业而言,之前基本预期会被舍弃的小麦又再次成为采购重点,这也造成了小麦替代玉米饲用的时间得以延续,那么小麦进入饲用的数量也自然会继续增加,这不仅对改善小麦市场供大于需的结果是有益的,而且从情绪角度也会影响到面粉加工企业和市场小麦存粮主体的心态。但有一点需要重点提醒的是,2025新产季东北玉米目前来看,是少有的丰收年,产量和质量都有保证,市场价格自开秤以来持续下跌,目前黄淮海小麦主产区到厂已跌破了2300/吨,那么接下来,随着东北新产季玉米的持续上量,即便是市场价格不再下跌,小麦替代玉米饲用的性价比又会大打折扣,小麦和玉米的跷跷板效应依然是存在的。

综合以上分析,现阶段小麦市场价格的上涨并非是供需结构发生了改变,而且从小麦替代玉米饲用的角度来说,供需结构改变的预期也应该是偏弱的,因此笔者对当前小麦市场的上涨定位为反常上涨,高度是存疑的。对于小麦市场而言,最低收购价1600万吨的收购数量也是难得可贵的,进入饲用环节数量的增加也是确定的,即便是未来有可能启动最低收购价存量小麦的拍卖,如果底价不大幅下调,成交率也是预期之中的。因此从操作角度来说,2025年新季小麦市场的安全度还是比较高的,如果自有资金和自有仓储倒是可以静观其变,使用三方资金和外租库点的主体一定要考虑小麦的上涨幅度能否对冲后续成本的持续增加。(来源:江苏粮油商品交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