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皖市场稻谷继续上涨 行情分化难以避免

发稿时间:2025-11-26 阅读次数:6

  

时下,已进入11月中下旬,苏皖区域原本相对乐观的稻谷产情预期落空后,整体市场价格开启了一轮幅度不弱的上涨,尤其是粳稻和粳糯稻,籼稻市场则表现相对弱一些。那么接下来,稻谷市场的这种上涨态势还能继续延续吗?笔者结合2025年新产季稻谷的产情和市场多维度需求的变化,认为苏皖稻谷市场的短期强势依然会持续,但结构性的分化也正在酝酿中,稻市场价格的安全度依然较高,但盈利空间或会受到限制。籼稻市场压力会大一些,品质差异将会越来越明显。

对于苏皖区域而言,不仅粳稻播种面积持续下降,20232024产季的产情更是受极端天气因素影响较大,尤其是品质分化严重,但2500-2600/吨左右的开价也确实较低,对市场也具备足够的吸引力。后续市场价格的低开高走也是正常态势,因此我们看到的是粳稻的市场经营主体已经连续两年盈利较为丰厚,因此从惯性思维的角度来说,2025产季的粳稻市场将会是很受关注的。尤其是2025产季苏皖稻虽然品质提升明显,但存在着一定的减产预期。由此我们当前看到的是新季粳稻市场价格在情绪化和惯性赚钱预期的推动下,直接选择了高开高走。政策性储备轮入采购也进入了密集时段,即便是采购底价直接突破了2900/吨并直逼3000/吨,成交率依然非常疲软,由此我们基本可以判断在当前时段,粳稻依然有一定的上涨空间,但也要切记高处不胜寒的规律。在未能明确形成拐点的经济大环境下,一味跟风追高也是确定有风险的。我们从粳稻陈粮的销售情况来看,100%的成交率,成交均价围绕在2750-2800/吨区间也意味着粳稻的市场需求依然不弱,因此对于2025新产季的粳稻市场,笔者坚持认为不贪心不追高,安全度还是有点,只是难以期待前两年的利润空间了。

对于籼稻市场而言,虽然减产减质已基本成立,但现阶段政策性储备轮入采购已开始接近收官阶段,籼稻市场价格的重要推手接下来也将会失去,市场将会回归到口粮消费端环境,因此品质差未来将会越发明显。因此对于市场主体而言,选择留下什么和不留什么将会很重要,对于商品市场而言,物以稀为贵是亘古不变的规律。籼稻市场消费数量的下降趋势和品质升级趋势应难以改变,那么市场需求端对品类的选择也值得我们重点关注。‍(来源:南京国家粮食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