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市又现“曙光” 后市还需审慎看待

(来源:粮油市场报 发稿时间:2023-04-14 阅读次数:260)

 

 

进入4份,小麦价格在经历前期的狂跌之后,近日市场整体止跌趋稳,局部小幅反弹。市场慨叹这是近来出现的最好消息,小麦市场终于在持续下跌的浓厚氛围里获得一丝喘息。监测显示,当前主产区制粉企业新普麦(国标二等)进厂价为28402900/吨,周环比上涨1020/吨。

9

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发布的412日政策麦竞价销售公告,只维持国家临时存储新疆地区4万吨的小麦投放,最低收购价小麦停拍,对稳定小麦市场有积极意义。不过笔者认为,近期小麦市场虽有小幅回暖,但市场供大于需的大环境并未改变,麦价反弹动力不足,后市仍不排除有下跌可能,需审慎看待后市,谨防市场风险。

产区麦价止跌趋稳 局部价格有所上调

据市场反映,小麦价格经过前期的惨烈下跌,市场已经释放了部分“利空”,加之进入4月份后利好消息不断,市场情绪逐步好转,主产区小麦价格不仅整体止跌趋稳,部分地区还出现小幅反弹。

当前,河北衡水地区制粉企业新普麦净粮进厂价1.431.445/斤,山东菏泽地区1.4251.455/斤,河南新乡地区1.411.435/斤,江苏泰州地区1.411.435/斤,安徽亳州地区1.411.42/斤,部分地区麦价上涨0.0050.015/斤。

据机构分析,近期小麦价格再度止跌回暖的原因:一是此前小麦落价幅度过大,市场观望情绪转浓,叠加各级储备小麦轮换节奏放缓,部分粮库开始集中收购,市场情绪有所改善;二是随着小麦、玉米价差不断缩小,部分饲用企业开始采购小麦,小麦饲用预期增多;三是最低收购价小麦停拍,政策稳市预期开始显现;四是近期多地迎来降雨天气,阻碍交通,市场上量也有所减少。

对于本轮小麦价格止跌回暖,当前市场反映不一,持谨慎态度者较多。有贸易商坦言,小麦价格经历了长时间下跌,市场心理似乎已有些麻木,受基本面制约,人们对阶段性后市也没有多大的期待,能够稳住就算是好行情了。

托市小麦暂停拍卖 政策稳市预期渐显

46日,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销售共投放9.9314万吨,全部成交,最低成交价2590/吨,最高成交价2780/吨,均价2699/吨,较上周提高19/吨。其中,河南小麦成交均价2698/吨,周环比上涨15/吨。

据统计,最低收购价小麦已累计投放12期,总成交量120.96万吨。以河南为例,首拍均价2954/吨,本周均价2698/吨,价差256/吨,最低均价2683/吨,成交均价的变化也基本反映了小麦市场价格的变动态势。

今年以来,最低收购价小麦投放数量虽然不多,自身成交量对增加市场供应影响也较有限,但市场普遍将政策性小麦拍卖情况作为风向标,认为它代表了政策的一种倾向。特别是在3月份国内小麦“塌方式”下跌中,最低收购价小麦较低的成交价格放大了其对小麦市场的影响,此次暂停投放,政策稳市的预期逐步显露。

部分启动轮换收购 利于提振市场信心

10

由于此前小麦价格出现大幅度下跌,市场各主体观望心态增强,近期各级储备小麦轮换节奏放缓,中储粮部分分公司启动轮换小麦收购工作。虽然收购量有限,且只是局部地区,但由于采购的是2022年产小麦,相较于此前的购销双向(预购2023年小麦)更利于提振市场信心,不过 期望其带动小麦价格大幅上涨仍不现实。

据了解,当前山东、江苏等地已开始挂牌收购2022年产小麦。中储粮山东分公司兖州库收购价格为三等1.401.43/斤,菏泽直属库曹县分库收购价格为1.44/斤,烟台直属库莱州分库收购价格为1.45/斤。德州直属库第一批收购计划为1万吨,收购价格随行就市。

近日,中储粮江苏分公司采购2022年小麦库点增多,且成交率也较高。43日,中储粮徐州直属库采购2022年产小麦1255吨,全部成交,起报价2900/吨,成交价2870/吨;中央储备粮盐城直属库采购2022年产小麦1090吨,全部成交,起报价2920/吨,成交价2853/吨。44日,中储粮常州直属库采购30002022年产小麦,全部成交,底价2940/吨,成交价2855/吨。46日,中储粮邳州库购销双向小麦8589吨,全部成交,2019年产小麦销售底价2940/吨,2022年产小麦采购底价2900/吨。47日,中储粮盐城直属库采购2022年产小麦2900吨,底价2880/吨,成交均价2877/吨;常州直属库采购2022年产小麦2200吨,底价2900/吨,成交均价2873/吨。

麦市供需压力仍重 审慎看待后市行情

距离新麦上市还有一个多月时间,虽然近日麦价出现回暖行情,但小麦市场供需宽松格局并未改变,阶段性市场压力依旧沉重,预计本轮小麦价格反弹空间有限,后期行情甚至仍不排除弱势下跌的可能。建议各持粮主体冷静面对、理性操作,应见机出货,谨防市场风险。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4月份最新预计,2022/2023年度全国小麦新增供应量为14832万吨,同比增加182万吨;国内小麦消费总量12775万吨,比上年度减少1869万吨;全国小麦供需结余2057万吨,比上年度增加2051万吨。

接新前小麦市场供强需弱的市场格局或难改变。当前农户及贸易商等手中余粮同比仍偏多,随着近日小麦市场报价稳定,各持粮主体售粮积极性增强,后市不排除再次出现集中出货的现象。尽管各级储备小麦轮换节奏放缓,但随着夏收临近,如果企业为了按期完成轮换任务而下调收购价格,势必再次冲击小麦市场。

随着气温升高,面粉销售将逐步进入淡季,短期内制粉需求变化不大。尽管饲料企业入市采购小麦有所增多,但多随采随用,增库仍显谨慎。

市场人士认为,在新麦上市之前,考虑到产品稳定性和持续性的问题,华北饲料企业形成实质性大规模小麦替代的可能性并不高,应重点关注新麦上市后小麦、玉米之间的价差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