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麦市无“新”意 后期下行压力大

(来源: 发稿时间:2015-03-24 阅读次数:1040)

 

  近期国内麦价整体止跌趋稳,局部地区有所反弹,但因缺乏热点题材,麦市“空头”氛围仍较明显,麦市购销呈现“量价”平稳态势。预计后期随着新小麦上市时点的逐步临近,麦价将面临“量价”利空冲击,新麦上市前仍有下跌空间。
 
  新麦生长接近常年
 
  据农业气象监测,华北黄淮及西北产区冬小麦整体长势良好,发育进程接近常年。但受暖冬影响,今年小麦等夏收作物病虫发生基数高于常年、发生时间早于常年。普通小麦市场整体仍呈现“有量无价”格局,国家临储麦采购成本仍是用粮企业采购市场粮源的风向标,普通小麦因供给压力明显,难以销售好价格。
 
  截至3月中下旬,江苏地区2014年产普通红小麦靖江安宁港海轮平舱价2520~2540元/吨,普通白小麦2520~2530元/吨;安徽地区三等混合小麦收购均价2383.2元/吨,出库均价2420.6元/吨;河南郑州地区中等普通白小麦进厂价2570元/吨,山东济南地区2540元/吨,河北石家庄地区2590元/吨。
 
  优质小麦则延续“有价无市”格局,其中河南延津地区“郑麦366”收购价2880元/吨,河北石家庄地区“藁优2018”收购价2920元/吨。受麦市后期行情走势不乐观拖累,近期国内强麦期货价格大幅走低,截 至3月20日,郑州商品交易所强麦1505合约期价报收于2582元/吨,运行于近两年以来的低位。
 
  临储成交不温不火
 
  2015年初至3月中下旬,国家临储小麦拍卖共投放8次,累计投放粮源数量727.9603万吨,实际成交数量为220.256万吨,加上1月6日~8日专场拍卖成交的168.1382万吨,成交总量为388.3942万吨;临储小麦周度成交均价处于2434~2457元/吨,周度成交数量维持在22万~31万吨。与上年同期相比,国家临储小麦周度成交数量下降明显,成交均价波幅狭窄。
 
  截至2015年3月中下旬,国家临储小麦(含2014年临储小麦)剩余库存量为2085万~2185万吨,其中江苏387.89万吨,安徽621.79万吨,河南976.59万吨,湖北160.51万吨。
 
  面粉趋弱制约采购
 
  因国内面粉市场将进入需求淡季,且在麸皮市场行情明显走低拖累下,面粉加工企业小麦采购数量和采购成本控制均较为严格,受“粉强麸弱”影响,截至3月中旬,国内特一级小麦粉与三等白小麦的价差为810~820元/吨,较前期有所拉大。
 
  因存在巨大的价差,真菌毒素超标小麦违规流入饲料加工企业,对饲用小麦的消费产生冲击,自2014年6月6日投放真菌毒素超标小麦以来,截至2015年3月中旬,已累计成交283.347万吨,成交均价1556~1883元/吨。
 
  因进口小麦性价比优势明显,且高品质小麦供给紧张,近期国内贸易商购买约40万吨高蛋白小麦,其中30万吨来自加拿大,15万吨来自澳大利亚,5月份船期,进口小麦价格比国产优质小麦便宜30%以上,其中深圳港国产优质小麦价格为3050元/吨。预计后期进口商将寻购更多高品质小麦以满足国内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