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6年江苏小麦市场情况预测

(来源:江苏粮油商品交易市场 发稿时间:2015-05-22 阅读次数:1071)

 

  去年全国夏粮丰收,小麦市场供求平衡有余,在市场价格偏弱、低于最低收购价情况下,我省及时启动托市收购预案。政策性收购结束以后,全省小麦市场价格以政策性销售价格为主导,市场供求和价格一直保持稳定。通过最近的市场调研,现将2015/16年小麦市场供求和行情情况分析预测如下:

一、我省小麦市场面临的基本面情况
1、小麦生产形势良好
去年秋播期间,农业部提出2014年秋季全国冬小麦种植面积争取达到3.38亿亩,全国小麦播种面积与上年相比略有增加。江苏全省小麦种植面积3254万亩,与上年相比增加14.5万亩,3月份下旬全省一场及时雨有利小麦分蘖, 4月上旬出现的倒春寒对小麦长势影响不大,预计今年总产量同比增加2%左右。3月下旬报道山东省干旱影响小麦生长,但是受到影响的面积只有400多万亩,对整体生产形势影响不大,最近山东省调查全省5700多万亩小麦长势很好,预计同比增产70万吨左右。全国小麦生产形势总体反映好,后期无特殊情况,今年继续丰收,预计增产150万吨左右。
2、小麦库存增加
国家统计局发布201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60709.9万吨,比2013年增加516万吨,增长0.9%2014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3659.5万吨,同比增加474.5万吨,创历史新高。国小麦产量约11500万吨,较上年增9.63%,属于恢复性增产,其中冬小麦产量约10925万吨,较上年增10.13%
根据江苏省统计局数据, 2014年我省小麦总产量为1160万吨。2014年全国托市收购小麦2535万吨,其中江苏托市收购小麦671万吨,我省政策性小麦收购量创历史新高。
20141014我省开始竞价销售托市小麦,截止4月底全省累计成交托市小麦340.3937万吨,结余330万吨,预计在夏粮收获前我省今年政策性小麦将剩余280万吨左右,是2007年以来我省第一次出现在夏粮收购前托市小麦库存结余现象,而且政策性小麦库存数量较大。在粮食库存增加的情况下,我省今年夏粮收购仓容压力较大。
截止3月底,我省全社会小麦库存同比增加278万吨。同比增加47%。其中国有企业同比增加55%。二月末全国小麦库存同比增加10.5%
3国内小麦供需有所改善
前几年我国小麦连续几年产不足需,近两年由于小麦丰收,小麦总体上出现供大于求。国内小麦消费量保持基本稳定,口粮需求随人口增加继续呈刚性增长态势,但增速放缓;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养殖业仍不十分景气,在玉米与小麦比价变化、小麦替代玉米下降的影响下,年度内小麦饲用消费同比下降,中华粮网数据预计,2014/15年度全国小麦供给约11850万吨,需求约11675万吨,年度结余约175万吨,国内小麦供需有所改善。
4、国际市场小麦价格持续保持低位
2015年我国粮食进口关税配额小麦继续为963.6万吨,其中非国有企业比例只占10%国际市场小麦价格持续保持低位,一年多来进口小麦完税后价格在19002000/吨左右徘徊。3305月交货的美国2号软红冬小麦FOB价格为233.4美元/吨,合人民币1433/吨;到中国口岸完税后总成本约为1981/吨,比去年同期跌574/吨。557月交货的美国2号软红冬小麦FOB价格为210美元/吨,合人民币1285/吨;到中国口岸完税后总成本约为1797/吨,比去年同期跌745/吨。进口小麦虽然具有性价比的优势,但受配额限制和国有企业要服从国家宏观需要的影响,近年来商业进口数量有限。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14年我国进口小麦297万吨,比上年减少253.7万吨,同比下降47%20151-3月共进口小麦35.6419万吨,同比减少80.66%
5、面粉加工企业开工不足
1)最低收购价主导小麦市场价格。从2006年我国小麦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以来,2008年至2014年国家连续7年提高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中等小麦收购价由2006年的0.72/斤提高至2014年的1.18/斤,在政策性底价的支撑下,小麦市场经营缺少活力,小麦价格围绕政策性销售价格波动。
江苏最低收购价小麦成交和均价情况
                           单位:万吨、元/

时间

 
14.10
14.11
14.12
15.01
15.02
15.03
15.04
5月上旬
成交量
32.09
41.71
70.55
59.79
31.29
64.03
28.06
8.03
平均价
2445.5
2448.6
2452.6
2455.2
2461.6
2458.8
2461.2
2488.6

 

从政策性小麦成交情况看,以底价成交为主,4月份以前月平均成交价高低只相差16.1/吨。5月上旬平均价上升是国家将底价调增30/吨的原因。
2)副产品价格下跌
近年来国家对三大谷物品种进口通过配额控制得到有效管理,但是高粱、大麦、酒糟粕、木薯干等非配额进口去年接近2500万吨,挤占了玉米市场份额,同时加剧玉米产需矛盾。为了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国家继续采取玉米临储政策性收购措施,保持住玉米市场价格,去年在市场粮食价格较高、养殖数量上升情况下,一部分养殖大户出现亏损。今年初养殖业出现下滑,农业部信息反映,3月份全国生猪存栏及能繁殖母猪存栏持续下降,同比分别下降10.7%15.3%。在养殖业需求疲软,饲料销售放缓,麸皮价格延续下跌走势,34月份各地麸皮价格处于较低水平,我省4月份麸皮出厂价在1260/吨左右,比年初1900/吨下降640/吨,同比下降440/吨。黄粉出厂价在1860/吨左右,比年初2100/吨下降240/吨左右。
3面粉加工企业近期维持亏本经营
4月份我省面粉加工企业小麦到厂价格平均为24802520/吨,特一粉出厂价在3200/吨左右,特二粉出厂价在2920/吨左右,在副产品价格下跌情况下,面粉加工企业出现30/吨左右的亏损。5月上旬市场面粉、麸皮出厂价略有回升,价格上涨0.020.04/斤,但是市场供求十分清淡,面粉加工企业开工不足,开工率不到50%,以维持市场销售渠道为主。
6、农业生产成本略有下降
1)化肥价格持续下跌。我国化肥生产行业由于产能过剩,近三年来化肥价格持续下跌20%左右,生产厂家保本经营,尿素市场价格维持在17001800/吨,今年上半年同比价格又下降2%左右。
2)石油价格下跌幅度大。去年7月份以来,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下跌50%左右。4月份和5月上旬有所回升。
国际市场石油价格走势情况参考表
                                单位:美元/

时间

 
14.7
14.8
14.9
14.10
14.11
14.12
14.1
14.2
14.3
14.4
5月初
价格
103.5
96.7
93.3
84.5
76.2
58.8
47.1
51.1
47.8
55.6
59.0

 

备注:石油价格走势为参考平均价。
在化肥和石油价格下跌的情况下,今年农业生产成本略有降低,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粮食生产成本的“地板价格”情况突出。
7、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很大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1、今年一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8%,较前一个月回落0.7个百分点,同比涨幅创200911月以来新低。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5%1-4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1.3%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虽然有回升,但是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下降0.2%,其中食品价格下降0.9%CPI指数情况不理想。
24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下降0.3%,同比下降4.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5.5%1-4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4.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5.6%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连续38个月负增长。
3、今年一季度GDP增长7%,为2009年来最低,到了中央政府心理临界点。
4央行宣布,自2015511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1%,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25%这是继去年11月份以来的第三次降息。
5、央行决定从420日起下调各类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将释放1.2万亿资金。这次降准是今年继2月份之后的第二次降准,也是2008年之后,6年多来的首次降幅达1%的降准。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博鳌论坛上称,中国经济增速的回落可能急了一点,因此决策者们必须要谨慎、警惕看一下是不是会出现通货紧缩的情况。从今年一季度的经济数据反映,表明通缩压力仍然存在,经济下行态势仍在延续。
8、粮食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仍然比较高
央行决定自2015511日起对称降息,这是央行继201411月降息后半年内第三次降息央行降息虽然有利于企业生产和经营,但是在粮食基价比较高的情况下,企业生产经营利息成本压力仍然比较大。小麦市场销售价格,考虑收购费用、保管费用、损耗、银行利息、出库费用、运输费用、合理利润等因素,根据小麦库存时间长短,需要在收购价基础上增加100/吨以上,企业才能保证有一定效益。
2011年以来在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上涨的背景下,国家对政策性粮食竞价销售采取对加工企业定向销售的办法,一部分粮食购销企业以托市收购为主,市场经营基本放弃,今年初国家放宽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购销企业参与政策性粮食竞价交易,但是市场经营渠道恢复需要一定时间。
9央视报道《粮仓硕鼠》的影响
为了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国家财政对粮食生产和粮食储备给予补贴,2014年财政对粮食方面的补贴已经达到1斤粮1块钱的水平。417日中央电视台播出《粮仓硕鼠》,曝光中储粮吉林、辽宁一些库点“转圈粮”问题,这引起外界对储备粮质量问题的猜疑,中国粮食储备的真实质量将给全球粮价带来重大影响。若储备粮中大量无法食用,国家将被迫增加进口,从而令国际粮价上升,若储粮质量好,国家会采取措施降低储量,将其推向市场,这将让粮价走低,如去年上半年我省部分中储粮企业抛售轮换粳稻,就对市场价格产生很大压力。
10、国家最低收购价价格保持不变
国家今年明确小麦和稻谷保持去年的最低收购价格不变,这是在粮食连续丰收,粮食库存充裕,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回落,能源价格跌幅较大等背景做出的,政策导向较为明显。国家最低收购价价格保持不变,已经显现出粮食“天花板价格”效应。经过多年的托市收购,市场收购企业对于价格上涨的判断,主要是依据政策对于市场价格的指导,最低收购价价格保持不变将对今年新粮收购产生一定的影响。
最近国家连续调增政策性粮食竞价销售底价,将2013年产的粳稻提高50/吨,市场反映冷淡,没有积极性响应,企业反而更加谨慎。428国家将政策性小麦竞价销售底价提高30/吨,面粉加工企业普遍感到难以消化。
二、2015/16年小麦市场情况分析和预测
1国内小麦市场供需关系改变主导小麦市场价格这是影响未来小麦价格的重要因素。
二月末全国小麦库存同比增加10.5%,国内市场小麦价格高于进口完税后总成本价格700/吨左右,国家虽然明确今年保持去年的最低收购价格不变,这对稳定当前农产品市场形势,缓解国内粮价长期上涨的压力有利,但是也反映当前小麦市场价位普遍较高。托市价格保持去年水平,对小麦价格的实际走势将形成更强的制约,在我国小麦市场供求状况宽松情况下,政策收购价格对小麦上涨推动力减弱,市场购销因素短时间还不能对小麦价格产生更为明显和直接的市场影响。
物质基础丰厚和今年小麦继续丰收、增产的情况下,市场仍然继续需要依靠政策性收购支撑,我省小麦最低收购价预案将会继续启动。
2今年夏季全国托市小麦收购数量将是影响未来市场小麦价格走势的关键点。
托市收购政策启动和收购总量,将决定新的一年市场小麦价格走向。今年小麦继续丰收,在通缩压力、经济下行态势仍然存在的情况下,尤其是在粮食市场价格处于“天花板价格”效应和粮食生产成本处于“地板价格”的夹缝中,面粉加工和粮食购销企业继续会谨慎收购。去年以来市场小麦价格一直以政策性销售价格为主,新粮上市后,预计市场价格会低于托市价格,政策性预案仍将启动。今年政策性收购数量大,在2015年年底前将仍然是政策性价格主导小麦市场价格。
3、国家宏观调控措施连续,经济运行态势好转,物价指数上升,是未来市场小麦价格走势的转折点。
国际市场小麦价格虽然比较低,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下,进口数量得到控制。国际市场石油价格走势,存在一定分歧,四月份石油价格有所回升,如果石油价格走强,会带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扬。受到生猪存栏量下降影响,4月份国内生猪价格大涨,预计下半年猪肉价格会保持一定的价位,对市场粮食、物价会带来影响。
今年1~5月份央行两次降准两次降息刺激经济增长,但是后面仍然还有降准降息预期。通过降准降息,二季度经济有望能够企稳,同时国家还在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中央和省财政都支持粮食新仓库建设,支持的配套资金达到30%,就是其中宏观调整措施之一。准、降息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仅能刺激经济增长,同时会推动价格指数上涨,因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其具有滞后效应,预计到今年底才能见成效。因此在全国经济运行态势好转,物价上升的带动下,预计明年上半年市场小麦价格会有所上扬。
三、我省粮食生产和购销企业对市场的态度
“供求平衡,价格平稳,企业需要防范经营风险”将是2015/16年我省小麦市场供求、价格、经营的三个主要特点。
1经过多年的托市收购,市场收购企业对于价格上涨的判断,主要是依据政策性价格的,最低收购价保持不变的大前提下,企业和市场没有了未来小麦市场价格上涨预期,现在还看不到价格上升空间。
2、粮食目标价格改革,是顶地方粮食储备企业头上的一条“悬河”,我省储备小麦是按照三年一个周期进行的,因此对今年收购的小麦价格会特别谨慎,只能依据政策性收购要求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