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油市场2015年5月稻米分析报告

(来源: 发稿时间:2015-06-05 阅读次数:1168)

 

5月份,粳稻市场价格平稳,购销维持平淡。政策性粳稻拍卖情况冷清,使得临储粳稻面临高库存风险;南方市场籼稻购销情况呈现两极分化,一方面陈稻价格受供应充足大米需求转淡的影响稳中下滑,另一方面新稻由于市场上数量逐渐减少,价格保持坚挺;本月公布的大米进出口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大米进口数量继续增加。预测数据显示,今年全球大米增产可能性较大,加之东南亚各国新米陆续上市,进口大米本月持续跌价,国内大米与进口大米之间维持高价差。
一、粳稻购销维持平淡 成交量冷清库存高企
本月粳稻市场价格平稳,购销维持平淡。今年主产区政策性粳稻收购量保持高位,而政策性粳稻拍卖情况冷清,使得临储粳稻面临高库存风险。
5月国家临储粳稻共进行了4次竞价交易,计划销售临储粳稻603.7万吨,累计成交36.1万吨,成交率为5.98%,成交均价较为平稳,在3132元/吨左右。4月以来,南方粳稻主产区政策性稻谷和各级储备稻谷的出库数量明显放大,市场供应增加;但随着气温的升高,大米的市场需求趋于清淡。目前南方部分地区粳米价格已开始下滑,由于影响南方米价的主要因素并未有改观,预计南方粳米价格下滑将持续。
本年度粳稻政策性收购在第一季度已经基本结束。本月黑龙江粮食局公布了黑龙江今年水稻收购情况。截至4月30日,黑龙江全省累计收购水稻474.5亿斤,政策性收购量为300.5亿斤;企业自营水稻收购量为173.3亿斤;地方储备水稻0.7亿斤。若按2014年黑龙江稻谷产量预计数2300万吨计算,则政策性收购量占总产量的60%以上。黑龙江为全国粳稻产量第一大省,据国家相关机构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黑龙江水稻产量为2390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1.58%。在近年托市工作中,黑龙江收购量也要占到全国总量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可以预见今后粳稻供应将继续以国家临储与地方储备轮换交易为主,供应量较为充足,新稻的价格将依附于政策价格。而由于今年政策性粳稻竞价交易一直平淡运行,临储粳稻面临高库存压力。
二、籼稻陈稻价格下行压力增大 新稻价格保持坚挺
本月受终端市场大米销售情况不佳的影响,临储籼稻成交情况惨淡。南方市场籼稻购销情况呈现两极分化,一方面受南方籼稻主产省地储陈稻陆续进入市场供应充足的影响,晚籼稻价格稳中下滑,另一方面由于市场上新稻数量逐渐减少,农民挺价意愿较强,新产稻谷价格保持坚挺。
本月临储籼稻交易成交情况十分惨淡,五月份国家临储籼稻共进行6次竞价交易,其中计划销售2013年早籼稻197.95万吨,累计成交208吨,成交率为0.01%,成交均价2673.3元/吨;计划销售2013年中晚籼稻503.8万吨,累计成交2.16万吨,成交率为0.43%,成交均价2716.5元/吨。
而今年自政策性籼稻竞价交易重启以来,成交情况持续低迷。据统计显示,近几年的政策性稻谷收购量预计超过7000万吨。而从去年5月至今,三种稻谷成交总量为633万吨,其中早稻成交量为81万吨,中晚稻成交量为328万吨。成交率偏低使得政策性稻谷面临高库存压力。
成交情况惨淡究其原因:一方面受终端需求趋弱、加工企业开工率低等因素持续影响;另一方面,进入5月后,地储轮换陈稻交易频繁和临储稻谷差价明显渐成主要因素。近期,南方籼稻主产省地储陈稻陆续进入市场,其成交价格明显低于政策性稻谷成交价。
本月国家相关部门公布了2014年中晚稻的收购情况。截至3月31日,湖北、安徽等14个中晚籼稻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中晚籼稻2821万吨,同比减少152万吨。
本月南方籼稻米市场受到大米销售不佳的影响,晚籼稻价格稳中下滑。近期,南方部分籼稻产区价格稳中走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大米销售状况不佳是造成稻谷价格下跌的重要原因之一。进入二季度,国内大米市场销售情况较一季度降低,再加上南方市场同时还受到进口大米的挤占,加工经营采购稻谷的积极性较低,预计后期籼米市场将持续弱势。
监测显示,5月中旬,湖北地区2012年产中晚籼稻成交价为2280-2420元/吨,浙江地区2013年产中晚稻成交价为2460-2580元/吨,而5月14日政策性稻谷竞价交易成交的2013年中晚籼稻价格为2740元/吨。
与陈籼稻市场冷清,价格下行压力趋强情况不同,目前籼稻市场上2014年产稻米数量逐渐减少,由于农民挺价意愿较强,预计新产稻谷价格保持稳定。监测显示,5月末,湖北地区2012年产中晚籼稻成交价为2280-2420元/吨,浙江地区2013年产中晚稻成交价为2460-2580元/吨,而2014年产中晚稻市场价格为2760-2880元/吨左右。
三、销区价格基本平稳籼米价格略有浮动
5月份,销区市场价格各品种基本保持平稳,籼米价格略有浮动。据监测显示,本月底,北京市场东北圆粒大米批发价为4460-4640元/吨,杭州地区黑龙江产圆粒大米批发价格为5000元/吨左右,江苏产粳米批发价格为4540元/吨左右,福州市场普通江苏粳米批发价格为4800元/吨,广州市场普通早籼米批发价格为3800-3900元/吨,与月初水平基本持平。
随着南方地区逐渐进入雨季,各级轮换和政策性稻谷竞价销售开始,陈稻逐步进入市场,南方地区本月籼米价格略有下浮。据市场信息,本月中,杭州安徽产普通晚籼米批发价为3880元/吨,比5月初价格下滑140元/吨;福州本地产中籼米批发价为4400元/吨,与前期基本持平。
四、最低收购价预案公布价格与去年持平
    本月18日,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等6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印发2015年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以下简称“预案”)的通知。与往年小麦、早籼稻和中晚稻3个品种单独印发最低价执行预案有所不同,今年3个粮食品种的最低价执行预案同时公布。本次预案公布的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均与去年持平,收购区域跟标准也大致相同。
今年的收购预案与去年相比差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本次粳稻收购日期提前至10月初,比上年提前了8-10天左右。收购时间的提前从时间上基本实现了收获和收购的同步化,在一定程度上既能杜绝粮食收购过程中的低收高转,提高农户的卖粮收入,同时也能减少粮食损耗和霉变,提升入库粮质量。让最低价收购切实普惠农户,保障种粮农户利益;其次,本次预案收购执行企业增加了中纺集团所属企业。一定程度丰富了收购主体,特别是目前粳稻高库存的背景下,吸引社会仓容加入有助于调动收购积极性。
五、国际大米供应充足进口大米持续跌价
本月公布的大米进出口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大米进口数量继续增加。本年度我国大米进口持续增加的主要原因为国内外大米价差持续增大。而本月公布的预测数据显示,今年全球大米增产可能性较大,加之东南亚各国新米陆续上市,进口大米本月持续跌价。
据本月底海关发布数据统计显示,4月份我国大米进口33万吨,同比增加2.64%;出口2.9万吨,同比增加1.95万吨,增幅199%。本月进出口均创下本年度最高值,进口数量为2010年以来同比新高。1-4月份我国累计进口大米66.4万吨,同比减少14.9万吨;1-4月份累计出口大米6.73万吨,同比增加了2.58万吨,但五年同比仍处在低位。
美国农业部本月初发布的新年度粮食供需数据显示,东南亚大米本年产量将创历史新高,泰国2016年将成为全球最大大米出口国。2015/16年度东南亚地区大米产量预计为1.182亿吨,同比上年增长2%,创下历史最高水平。其中,2015/16年度泰国大米产量预计为1980万吨,比上年增长6%。2015/16年度越南大米产量预计达到创纪录的2820万吨,仅比上年增长15万吨。2016年泰国仍将是全球头号大米出口国,出口量将再度达到创纪录的1100万吨。泰国政府通过政府间销售以及竞价交易会降低大米储备。印度仍将是第二号大米出口国,出口量将达到850万吨,比今年减少13%。
本月进口大米持续跌价。据统计,五月第一周,亚洲大米现货市场价格大多下跌。泰国5%破碎率大米报价为375美元/吨,比前一周下跌10美元;越南5%破碎率大米报价为355美元/吨,比前一周下跌5美元。本月末,监测显示,越南5%破碎率大米C&F报价约为365美元/吨,泰国5%破碎率大米C&F报价约为391美元/吨,均比上月有所下滑。
后期国内大米价格受成本支撑,大幅下滑的可能性较小,而国际大米供应充足,预计国内外高价差仍将持续,2014/15年度大米进口量或将达到260万吨,超过上年水平。国内大米价格处于高位,与进口大米价差维持在较高水平。
六、主产区降水普遍偏高稻谷预计今年增产
本月天气总体有利于稻谷生长和早稻播种。各地早稻播种均基本进入完成。本年度稻谷种植面积预计较上年度有所增加,从目前苗情来看,今年稻谷产量增产的可能性较大。据气象部门监测显示,五月下旬,稻谷各主要产区降水较为充足,气温升高明显。截至5月20日,我国双季稻产区降水量为正常值的175%,其中湖南地区降水量为正常值146%,江西188%,广西167%,广东228%,湖北129%;我国单季稻产区降水量为正常值的149%,其中四川、云南降水量为正常值的76%和41%,其余主产区均大幅高于正常值。气温平均高出正常值1.4度左右。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预计今年稻谷种植意向面积与上年持平略有增长。按照上年的单产标准,预计今年稻谷产量增产的可能性较大。
综上所述,随着进入夏季后气温升高,南方雨季的到来,大米市场总体需求将持续偏低。2014年市场中晚稻的收购情况总体比去年有所上升,且目前各地市场上储备早籼稻轮出增多,供应较为充足,随着加工企业陈稻使用量的逐渐增加,预计后期陈籼米价格将随之下滑。而国内粳稻市场在政策补贴的调节下,供应量较为充足,在销区市场较为平淡的情况下,预计夏季市场将保持平稳,难有大涨大跌的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