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安徽安庆早籼稻生产形势分析

(来源: 发稿时间:2015-07-24 阅读次数:720)

 

    一、生产形势:农户种植信心不足,早稻面积下降
    据初步统计分析,今年安徽省安庆市早稻种植面积120万亩,比上年统计面积137.56万亩减少17.56万亩,减幅12.76%。调减的面积主要是“双改单”或者实行再生稻生产。农业部门在规模种植大户承包田中进行了“单改双”试验,近几年大户种植双季稻的面积有所上升,但是增幅较慢。预计在减少的早稻中60%是种植单季稻,40%是种植再生稻。大户种植双季稻面积预计5万亩,较去年增加1万亩左右。
    早稻面积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受种粮成本不断攀高影响,农民种植双季稻与一季稻收益相差甚微,而双季稻存在“双抢”,需要大量用工,农民的劳动强度也大,因此,种植早稻积极性不高。今年化肥等农资价格总体上基本持平,但受种子、人工等价格继续趋升的影响,早稻种植成本总体有所上涨。二是农村劳动力短缺现象突出,劳动力成本高。近年来,农村青壮年大多都出外务工,种粮农民年龄结构不合理,主要是老人和妇女。种植早稻,“双抢”农忙期间农村劳动力非常短缺。三是农村居民口粮消费品质提高,早稻作为口粮的比例逐年减少。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口粮消费主导是中晚籼稻,早稻口粮消费减少,早稻被更多地当着饲料用粮,部分农户少量的种植主要是为了饲料用粮的需要。四是随着土地流转,农田越来越集中到种植大户手中,大户从自身经济效益出发,一般都是种植单季稻而不愿意种植双季稻,导致早稻种植面积有所下滑。五是局部地区实行种植结构调整和受水源条件限制。如,安庆市的三个区,调减大宗粮油作物种植面积,积极发展园林花卉苗木等园艺作物和蔬菜、草莓等经济作物。
    二、播种情况:天气有利有弊,苗情相对较好
    安庆市早稻育秧从3月15日开始播种,到4月20日基本结束,历时一月有余,育秧面积在9万亩。与往年相比,播种期提前了2-3天。由于主要育秧方式有常规水育秧、旱育秧和工厂化育秧,确保了在低温阴雨情况下少烂种、少烂秧,少发生病害,秧苗素质明显提高。预计我市早稻栽插期从4月下旬到5月上旬结束。主要有人工栽插、抛秧、工厂化育秧机插等方式。5月份以来天气总体晴好,早稻生长较快,生育进程属于较早的年份。据桐城市5月28日苗情监测点调查,目前早稻平均叶龄9.1叶,较去年同期早0.2叶;单株茎蘖数2.5个,较去年同期多0.4;群体茎蘖数30.4万,较去年同期多1.1万;一类苗占41.1%,二类苗占40.3%,三类苗占18.6%,一、二类苗总比重占81.4%,较去年同期上升2个百分点。在早稻生长期间,与正常年份相比,雨水偏多、光照偏少,光合积累量相对不足,估计对粒重有一定影响。今年早稻直播面积也有一定面积,预计直播面积在40万亩左右。由于近期天气适宜,早稻苗情好于上年同期水平。
    三、种植成本:投入品处于高价位运行,农户投入不足
    今年的早稻生产成本仍然在高价位运行,其中人工生产成本以及与之相关的整地费、种植费也有小幅增加。如去年一季早稻或者晚稻的整地费需要100元左右,如果是规模种植大户有的只需要70元以下,今年则上涨到120元左右,就是种植大户也需要100元以上。大户的土地承包租金也在上涨,今年承包水利条件稍微好一点的,租金都在500元以上,有的甚至超过650元.

    一般较去年上涨5-10%。另外,土地的水利条件较差、不能实行机械化种植的,则基本不种植,因此,在少数地方,土地抛荒现象有所抬头。今年安庆市农资市场各类农资价格除个别产品价格略有波动外,其他农资与去年持平略增。杀虫双800g、碳酸氢铵、普钙基本与上年持平,尿素出现小幅下降,降幅为2%;国产复合肥降幅在2%;钾肥特别是进口钾肥涨幅在2-3%以上。农业机械价格与去年持平。今年的早杂种植面积有所下降,往年早杂种植比例占早稻面积的40%左右,今年预计只有20%左右,比去年的30%也下降10个百分点。杂交籼稻种子的销售出现近几年来少有的低潮,农民对杂交籼稻积极性大不如以前。
    四、生育进程:比正常年份滞后5-7天,苗情不均
    1、生育进程:据5月28日调查,安庆沿江地区的望江等县的早稻都进入幼穗分化期,一般在3期至4期,少数进入拨节期,较正常年份持平稍滞后2-5天;桐城、怀宁县等丘陵地区的早稻进入幼穗分化1-2期的比例占50%,主要是机插田块;播种早、人工移栽的进入2-3期,比例占45%;少数田块开始拔节。据6月15日调查,我市早稻普遍进入孕穗到抽穗期,其中,有70%的田块进入抽穗期,30%田块在6月20日前后抽穗。从目前情况看,6、7月份阴雨寡照导致早稻光合积累少、结实率下降,较去年下降5个百分点;生育期后延,一般推迟5-7天。
    2、产量预计:全市早稻预产385公斤,较去年年报数据378.9公斤,增产6.1公斤,增幅1.61%,应该与去年基本持平,比正常年份稍减。总产46.2万吨,比去年52.2万吨低6万吨,减幅11.5%,主要是今年的早稻种植面积有一定减少,面积较137.5万亩减少17.5万亩,减幅12.7%。
    五、销售情况:目前没有收购,预计价格不温不火难以上涨
    由于今年早稻收获期较往年稍迟,目前只有零星收割,尚没有大量收购。据7月21日对潜山县部分早稻种植大户调查,他们的机口稻的销售价格在每公斤1.8-1.94元之间,含水量在35%左右;同天对太湖县小池镇早稻种植户调查,他们的机口稻销售价在2.3-2.4元之间,含水量一般在23-25%左右。两个地方的老百姓要将稻谷送到稻谷收购企业,运输费用由农户自己承担。预计当稻谷大量销售时的价格可能还要低一些,难以达到保护价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