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稿时间:2016-03-07 阅读次数:649)
春节过后,米企整体开机率较往年同期大幅下降。受此影响,米糠货源供应偏紧,在二月中旬糠价小幅攀升,幅度在0.02-0.05元斤。然而此行情仅仅维持半个月,便出现大跌行情。米糠作为米企盈利点之一,市场终端需求低迷,加之行情急转直下,让本就在亏损边缘挣扎的米企更加雪上加霜。那么糠价此次直线下滑原因是什么?未来是否会再继续下行呢?笔者认为作为饲料原料之一的米糠,其价格的涨与跌恐怕要看玉米的“脸色”了。
首先,作为饲料的主要原料,玉米与豆粕价格节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其中玉米价格春节过后便再次开启了下行模式,以黄淮产区为例,与年前相比下跌幅度在100-400元/吨。主要原因在于春节过后,饲料厂、养殖户对饲料原料补库心理较为谨慎。据悉,春节前饲料厂均备有少量原料库存,节后养殖户对生猪补栏意愿不强,因为再经过一个猪周期后,生猪出栏之时正值夏季,肉类消费处于清淡期。另外,节后国内气温缓慢回升,玉米贮存霉变的几率增大,其质量下降间接导致玉米价格下调。同时,春节过后,按照往常的习惯,此时正值农户售粮小高峰期,农户将手中余粮变现后将返城务工。
其次,油脂企业推迟开机时间,米糠需求量下降。春节过后,国内豆油进入了短暂消费淡季,市场价格随之下行。在本就低迷的行情之下,米糠油利用率继续下降。现如今米糠油加工行业除部分小包装油业务持续,米糠散油市场份额正逐步萎缩。在春节前,油脂厂表示米糠粕库存销售压力较大,春节前东北地区15%蛋白米糠粕成交价已跌破1000元,并且随着进口玉米、高粱、大麦等低价替代品大量到港,无疑阻碍了米糠粕销售,米糠需求因此维持低位水平。在米糠油、米糠粕产品双重走销不畅的情况下,米糠价格反弹的机会相当渺茫。
综上所述:那么在利空因素占主导饲料原料市场上,糠价是否会持续下跌吗?笔者预计未来糠价继续下行的空间有限。主要原因是截至到2月底,国内玉米现货价格已基本处于止跌企稳状态。同时,随着国内气温回升以及大米终端需求低迷影响,米企的整体开机率将继续下降,维持低位水平,米糠总体供应量处于偏紧状态,因此建议米企对于米糠销售最好形成定向销售或拍卖的销售原则,以此来保证大米加工利润。同时,应及时关注当地市场玉米价格行情,以便米糠受玉米的拖累,出现大涨大跌的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