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油市场2014年8月大豆分析报告

(来源: 发稿时间:2014-09-04 阅读次数:4326)

 

8月,在完美的美国天气照应下,美豆各项生长指标均维持在近二十年来的最好水平,USDA供需报告一如预期的调高了美豆单产,机构继续调高美豆产量预估数据,美豆新作丰产前景进一步强化,巨量供应压力下,美豆期价再创新低。国家临储拍卖大豆量价齐升,干旱及供需缺口炒作,连豆一期价大幅反弹。国内蛋白供需进一步转向宽松,进口大豆到港成本下降,豆粕价格下跌,油粕比下跌,油粕现货价格下跌,油厂压榨亏损扩大。
一、丰产前景强化 美豆熊市持续
8月CBOT市场大豆期价延续熊市走势,期价屡屡创出新低,USDA月度供需报告利空,美豆主产区天气完美,美豆生长指标居高不下,丰产前景强化令期价承压下行,尽管出口销售数据强劲,国内现货需求旺盛,但期价仍在巨大的供应压力下逐级走低。
利空方面:一是USDA8月底报告数据偏空,报告预计,2014/15年度美国大豆单产将达到创纪录的45.4蒲/英亩,高于上月预测的45.2蒲/英亩,预计美国大豆总产量将达38.16亿蒲,高于上月预估的38亿蒲,预计2014/2015年度美豆期末库存为4.3亿蒲,高于上月预估的4.15亿蒲,较上年增长2.07倍,库存消费比升至12.1%,月度供需报告数据再一次确认了美豆新作的增产前景。二是美国风调雨顺,美豆各项生长指标均维持高位。8月25日美国农业部发布的作物生长报告显示,截至8月22日当周,美国大豆生长优良率为70%,低于之前一周的71%,但远高于去年同期的58%,维持在20年同期最高水平;当周美国大豆结荚率为90%,高于去年同期的82%,也高于5年均值89%。居高不下的美豆生长优良率,说明美豆今年实现趋势单产的可能性非常大。三是八月末的天气预报显示,9月16日前美国中西部降水频繁,且不会出现早霜的威胁,天气仍将有利于美豆的后期生长和收割。四是进入9月后,美国南部大豆产区开始进入收割期,随之而来的现货销售压力将会在盘面上有所反映。五是全球大豆与玉米的比价处于历史高位,市场预期南美农户将会继续提高大豆种植面积。
利多依旧来自需求及天气方面的担忧:一是本月公布的美国农业部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数据依旧强劲,美国农业部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8月21日当周,美国大豆净出口销售122.80万吨,其中本年度美豆出口为-6.28万吨,订单取消量低于市场预估,下年度出口129.08万吨,高于市场预估区间。二是未来一段时间里,美豆主产区仍将面临较多的降水,引发市场对美豆生长后期受到灾害天气影响的担忧。
8月CBOT市场豆类品种资金面维持偏空,多数时间基金均在减持豆类品种净多单,截至8月26日的CFTC报告数据显示,投资基金大幅减持大豆、豆粕的净多头寸,小幅增持豆油的净多头寸,其中大豆持仓已经由净多转为净空,说明投机资金继续押注后期大豆及豆粕价格下跌,但相对看多豆油价格。
后市看来,美豆新作即将开始收割,而各项生长指标均维持历史高位,令市场对美豆今年丰产的认同趋于一致,后期USDA可能继续调高单产,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天气炒作的时间周期即将过去,而丰收带来的季节性抛售在即,市场留给多头的时间越来越少。在美豆丰产带来的巨量供应面前,近期出口销售需求一直处于旺盛状态,并给予美豆期价一定的支撑,但市场似乎聚焦于供应的增加,而对需求的跳增予以忽视,显示当前市场仍处于极度悲观的熊市阶段。后期如果不出现灾害性天气,在充足的新作供应冲击下,中期美豆期价下跌仍有空间。技术面看,本月末美豆主力11月期价跌破1050美分/蒲式耳,下看1000美分/蒲式耳的支撑,并可能在9-10月的季节性抛售过程中达到900-950美分/蒲式耳的目标位。建议投资者短期可采取在1000-1050美分/蒲式耳区间内滚动操作,或可采取中期区间上沿逢高沽空的操作。在远月榨利正收益的情况下,压榨企业应做好内盘的远月油粕套保工作。
二、减产已成定局 豆一期价表现坚挺
本月,连豆一指数大幅反弹,持仓月环比上升。本月临储大豆拍卖成交量价齐升。月底黑龙江地区食品大豆收购价在 4550-4650元/吨,月环比持平,由于消费需求不足,市场成交清淡;油用大豆收购价格集中于 4050-4150元/吨,价格较上月下跌50-100元/吨,继续保持有价无市局面。由于国产大豆主产区豆油、豆粕现货价格随外盘下跌,油厂加工亏损幅度依旧很大,油厂收购积极性不高,普遍退市停收,但8月末恒大粮油强势收购位于东北大豆主产区的榨油厂,后期国产大豆榨油需求或将获得提振。食用豆方面,由于进口大豆到港成本持续下跌,国产大豆和进口大豆价格差持续拉大,后期进口豆替代国产豆现象将普遍发生,但是由于国内非转基因食用豆消费需求逐年递增,国产大豆的食用需求整体仍将增加。新季大豆长势方面,从第十一届中国秋季粮油市场分析即贸易洽谈会上了解的情况来看,目前黑龙江省内多数地区大豆长势状况良好,预计东北大豆单产同比上升,8月下旬内蒙古、黄淮大豆产区出现持续降雨,但旱情造成关内大豆减产已成定局,全国来看今年单产或小幅略增,全国大豆产量或将维持减产趋势。从国产大豆的总体供需情况来看,今年减产已成定局,在供应逐年减少的同时,食用需求和油用需求依旧较为强劲,后期国产大豆供需或将出现明显缺口,导致“去政策市”后的国产大豆价格走势强劲。
今年以来临储大豆拍卖已累计成交218万吨,8月中下旬拍卖成交量价齐升,显示市场对国内大豆的需求较为旺盛,由于国产大豆受到食品豆需求的有力支撑,而当前国产大豆供应以拍卖成交为主,因此在拍卖成交情况良好的情况下,内盘期价走势仍将比外盘强势。
从技术面看,连豆一期价本月继续上涨,重心上移。1501主力合约月末期价在4600元/吨一线遇阻,从各项技术指标来看,仍然处于多头趋势,预计短期内仍将维持震荡上扬走势,建议投资者维持10日线下方逢低买入的策略。
三、供需转向宽松 粕价继续下跌
本月,连盘豆粕期价继续回落,价格重心下移。合约近弱远强。豆粕指数持仓量月环比增加。本月豆类期货市场油粕比继续下跌,油弱粕强持续,豆粕现货价格均出现月环比下跌,周五沿海43%蛋白豆粕价格在3400-3560元/吨,月环比下跌40-100元/吨。本月豆类期货市场油粕比月环比下跌,由于原油价格下跌,加之厄尔尼诺天气发生几率下降,生物柴油需求未及预期,导致棕油为首的食用油价格大幅走低,豆粕价格期现同步走弱,月末沿海43%蛋白豆粕价格3500-3580元/吨,月环比上涨300-360元/吨。
本月养殖需求方面利好居多,全国肉鸡价格高位滞涨,鸡苗价格延续涨势,鸡蛋价格偏强震荡。全国各省生猪平均价格月环比继续上升,后期猪价看好,近期畜牧养殖利润已经全部实现盈利,禽类养殖利润已经到达近三年高位,养殖业整体效益的持续改善,使得养殖户补栏积极性提升,饲料养殖需求持续复苏。
短期内粕价继续承压下行,全球大豆价格下跌带来生产成本下降,加之7月大豆到港量创历史新高,港口大豆库存维持高位,油厂豆粕胀库现象较为严重,豆粕供需维持宽松局面。后期国内供需方面,由于南美出口峰值已经过去,市场预期我国8-10月大豆进口月环比减少,国内大豆供过于求的情况或得到缓解,豆粕现货供应压力减少,而四季度养殖需求的环比复苏,使得豆粕供需矛盾减轻。从油粕比角度来看,澳大利亚气象局称,因为热带太平洋部分水域的水温降低,今年出现厄尔尼诺天气的几率降至50%。厄尔尼诺天气前景级别也从“警报”降低到了“观望”。食用油价格受到天气炒作的支撑减弱,将会使油厂继续挺粕压油,豆粕价格因此受到支撑。从成本角度来看,8-9月大豆到港成本降幅明显,国内豆粕现货价格受成本支撑减弱,如果美盘期价不能企稳,豆粕价格仍将承受较大的下行压力。建议短期饲料养殖企业逢价格回调可适当增加豆粕现货库存,但在美豆企稳之前,采购仍以随购随用为主,不可追涨。
四、油粕现货价格下跌 油厂压榨亏损扩大
8月末主要港口进口大豆到港平均成本为4100元/吨,月环比下降80元/吨,进口大豆港口分销价3720元/吨,月环比下跌240元/吨。本月进口大豆成本下降,但国内油粕现货价格跌幅更大,使得进口大豆压榨亏损幅度扩大,进入450元/吨以上的高位区间。另外,本月国内油粕现货价格跌幅小于外盘大豆价格跌幅,使得近月船期大豆压榨由亏转盈,压榨正收益料提振国内油厂进口大豆的积极性。
从成本角度来看,由于7-8月外盘大豆价格总体呈现大幅下跌走势,预计9月大豆到港成本仍将维持震荡下行。从压榨利润来看,油厂压榨进口大豆收益已经连续8个月亏损,后期大豆供应压力减少,国内油粕库存压力或减轻,在持续亏损状态下,油厂在操作层面可能继续对油粕采取挺价销售的策略,国内油粕价格将比外盘抗跌。
五、7月大豆进口创月度新高 豆粕出口同比增加
海关数据显示,我国2014年7月大豆进口量达747.47万吨,创月度进口量新高, 1-7月我国大豆进口量为4168.21万吨,同比增加20.17%。7月我国豆粕出口量为26.51万吨,同比增加,1-7月我国豆粕出口量为162.95万吨,同比增加102.99%。从进出口数据来看,7月大豆进口量仍处于年内高位,短期内大豆供给持续大幅增加,国内大豆供需将继续转向宽松,但8月之后大豆进口量呈月环比递减趋势,同时豆粕出口也可能出现月环比减少。7月豆粕出口同比继续大幅增加,月环比略降,主要出口国是对日韩、越南等国,后期国内豆粕供过于求的局面缓解,豆粕出口或将继续下降。
后市看来,美豆新作即将开始收割,而各项生长指标均维持历史高位,令市场对美豆今年丰产的认同趋于一致,后期USDA可能继续调高单产。在美豆丰产带来的巨量供应面前,近期出口销售需求一直处于旺盛状态,并给予美豆期价一定的支撑,但市场似乎对此并不买帐,显示当前市场仍处于极度悲观的熊市阶段。后期如果不出现灾害性天气,在充足的新作供应冲击下,中期美豆期价下跌仍有空间。技术面看,本月末美豆主力11月期价跌破1050美分/蒲式耳,下看1000美分/蒲式耳的支撑,并可能在9-10月的季节性抛售过程中达到900-950美分/蒲式耳的目标位。从国产大豆的总体供需情况来看,今年减产已成定局,在供应逐年减少的同时,食用需求和油用需求依旧较为强劲,后期国产大豆供需或将出现明显缺口,导致“去政策市”后的国产大豆价格走势强劲。从成本角度来看,9月之后大豆到港成本降幅明显,国内豆粕现货价格受成本支撑减弱,如果美盘期价不能企稳,豆粕价格仍将承受较大的下行压力。建议短期饲料养殖企业逢价格回调可适当增加豆粕现货库存,但在美豆企稳之前,采购仍以随购随用为主,不可追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