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去托市政策应循序渐进

(来源: 发稿时间:2016-09-13 阅读次数:450)

 

  十二年的保驾护航,稻谷托市政策已走到了改革的十字路口,前有止步红灯,左右难辨方向,唯有稳步回退,直至回到原点,回归正常的市场价格、收储机制。国家粮食调控政策只能是临时指挥交通的警察,维护正常的粮食市场秩序,而不是告诉和指挥路人该怎么行走。如何去除托市收购政策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大步迈进或者一步到位将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循序渐进的步伐或将更容易让农民和市场接受。

  托市收购影响深远。一是深入“农心”。从2012年开始,国家已连续启动稻谷托市收购,在保护农民利益上起到了重要作用。种粮农民对托市收购执行时间、质价政策等情况已比较清楚,托市收购政策被种粮农民熟知,可以说已是深入“农心”,种粮农民也期待国家继续实行托市政策,持续保护种粮农民利益。二是产生“依赖”。在稻谷市场行情不景气时,国家托市收购填补甚至替代了市场收购,托市价格变成了一种默认定价政策,托市价成了最高价,出现“扭曲、畸形”发展,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失效,国家成了无微不至的“粮保姆”,种粮农民对托市收购政策产生了严重的依赖心理。一旦国家大幅调低托市价格或者改为由市场定价后,或将引发一系列粮食生产问题。三是成为“主导”。2013年稻米市场行情开始逐渐走入低迷,加上大量进口廉价大米冲击,加工企业利润微薄或保本生存,消费端的不振直接影响收购市场,国家及时启动了稻谷托市收购,稻谷收购也由市场收购转变为政策主导收购,托市价成为稻谷收购的“天花板”。

  种植收益维持低下。生产成本的居高不下,导致稻谷种植比较收益偏低,托市收购价格的下降将进一步降低种粮收益,打击种粮农民积极性。一是关键成本难以下降。如今的稻谷生产成本已是“地板价”,稻谷生产成本平均每亩在七八百元以上,农民不是不想降低成本,而是难以降下。在稻谷生产成本的构成中,人工工资比较特殊,甚至是可以说是不可替代的,不像其他生产物资可以通过工业生产或规模化进行降低,人工工资近些年出现持续大幅上涨,完全没有下降的的迹象。在江西省,稻谷的“农忙”、“双抢”期间,100元一天已是保底价,还要管好饭、烟酒茶,一些地方出到150元一天也难请到人。这说明人工劳力市场已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务工工资不是高低的问题,而是“干什么”的问题。二是机械使用率仍然偏低。欧美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使用早已是高度发达,部分粮食生产甚至实现了100%机械使用,而我国农业机械使用在近些年有很大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南方的稻谷生产,受复杂地形、技术条件等因素限制,机械使用率偏低。同时,稻谷生产的规模化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适度的规模生产是提高使用机械率重要条件之一,只有多使用机械进行规模化生产,少用人工,才可以实现种植成本的大幅降低。

  托市收购还将继续。国家已明确表明还将继续实行稻谷托市收购,但根据各方猜测价格或许会出现下调。2016年的早籼稻托市收购价格比2015年下调2元/百斤,中晚稻托市价保持,这是自2004年开始实行托市收购以来的首次价格下调,已释放了价格调整的明显信号,后面的主要问题就是降价幅度问题。从今年托市早籼稻的收购情况来看,农民对早籼稻的小幅降价反应不是很明显,尤其是中晚稻收购价格还是维持不变,但量变到质变需要一个过程。如果托市价下降幅度较大或步子迈得过大,以种植收益为判断标准的种粮农民或将出现较大的反应,甚至出现过激反应。

  库存短时难以消化。近几年,南方的托市稻谷收多卖少,逐年递增,库存高企,部分地区已出现仓容较为紧张的情况。如何消化这些库存成为今年国家的重大粮食政策,市场各方一直在期待具体稻谷去库存的政策出台。从今年过去8个月的销售情况来看,玉米已先行一步,稻谷或也将紧随其后,在考虑市场接受和承压能力的前提下,步调或许与玉米会有较大的差别。截止9月1日,全国累计成交中晚籼稻154万吨,其中135万吨为2015年产,批次拍卖成交率均在个位数之下,而江西省的成交率更低,多次出现整体流派的现象,印证了“顺价销售”难以得到市场认可。在高库存的高压下,不管是打破国家的“顺价销售”政策,还是探索“定向拍卖、定向销售、包干销售、错峰销售”等新的去库存方法,这项艰巨的任务都是短时间难以成。如果短时间去库存力度过大和节奏过快,像“猛虎出笼”,超过市场承受能力,势必影响当前低迷不振的稻谷市场,反过来又会影响市场对新粮的收购能力和容量。

  综合上述几方面的情况,在去托市政策的过程要根据当前实际,把握节奏,循序渐进,给让农民和市场一个缓冲和过渡期,减小负面影响。同时还应积极完善种地补贴等政策,加大稻谷种植的精准直补力度,多项措施的配合使用,或将抵消部分去托市政策带来的不利影响。(来源:中华粮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