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稿时间:2016-10-12 阅读次数:551)
目前国内新季中晚籼稻全面收获,上市量增大,购销趋于活跃,由于品质及收购主体不同,价格差异较为明显,普通中晚籼稻收购价为125-128元/百斤,优质中晚籼稻130-132元/百斤,低于去年同期4-5元/百斤。受整体市场低迷的影响,加之企业流动资金偏紧,短期融资难度增加,粮食加工企业普遍开工率不高,多采取以销定购,加快周转,保本微利经营。与往年相比大米加工企业省外销售量减少, 大米主要流向是本区域及周边地区超市、商店、学校和工地,销售范围缩小,企业加工量呈减少趋势。
最低收购价保持2015年水平不变
9月26日,安徽省启动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预案截至时间为2016年1月31日,启动时间较上年迟三天。根据预案内容,2016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保持2015年水平不变,中晚稻托市收购价格连续三年保持不变。以2016年产的国标三等中晚稻为标准品,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每百斤138元,相邻等级之间等级差价按每百斤2元掌握。
租仓库点可有条件参与托市收购
根据预案内容,继续采取“多次申报、分批启动”的方式,对后期腾出或新建完工验收后等具有空仓容的收储库点,做到随审批、随公布、随启动。第一批参与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收储的库点589个,空仓容380万吨,较上年库点增加194个,仓容增加130万吨。并对预案对租赁库点作了调整完善,明确规定,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符合资质条件的委托收储库点全部启动后,仓容仍不足或委托收储库点布局不能满足农民售粮需要的,地方符合条件的骨干企业可通过租赁社会仓容等方式解决,但租仓收储必须符合相关文件规定要求。
加工企业静待新稻集中上市
目前,安徽中晚籼稻收获进度不断加快,但收购价格普遍偏低,不同收购主体执行质价标准存在差异,国有粮食企业严格执行国家质价标准,社会粮食企业随行就市开展收购,价格低于今年托市收购价格。在中晚籼稻市场价格稳中偏弱的行情下,大米加工企业购销谨慎。由于稻谷成本较高,大米终端需求有限,加工企业采购谨慎,开机意愿较低,大米加工企业整体开机率不高,大米产出量有限,静待新稻集中上市。
早稻收购即将结束
9月底,安徽早籼稻市场收购进入尾声,国内大米加工企业经营困难,收购谨慎,因此在今年新季早稻市场收购中,政策性收购量仍占较大比例。早籼稻价格基本围绕最低收购价窄幅波动,整体以稳为主。由于今年早籼稻收购继续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因此早籼稻市场收购价格受到支撑,但籼米市场整体需求疲软,行情偏弱,且籼米市场受国外进口大米的冲击较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籼米的市场价格。目前市场关注的重点逐渐转向中晚籼稻市场,预计后期早籼稻收购量和收购进度仍将处于较低水平,中晚籼稻收购价格将维持在最低收购价附近。
来源:中华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