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小麦最低收购价出台 政策走向出乎意料

(来源: 发稿时间:2014-10-17 阅读次数:3869)

 

  在农产品收储政策过渡的时期,2015年小麦收购的政策走向备受关注。据国家发改委10月16日消息,为保护农民利益,防止“谷贱伤农”,2015年国家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比较效益、国际市场价格和粮食产业发展等各方面因素,经国务院批准,2015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8元,保持2014年水平不变。

  我国小麦市场2006年开始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从2008年至2014年国家已经连续7年提高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国标三等白麦收购价由2006年的0.72元/斤提高至2014年的1.18元/斤,调整幅度在0.03-0.11元/斤,累计提价幅度63.89%,这反映了国家在政策上稳幅提高农产品价格,保证农民种粮收益的导向。

  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是国家调节粮食供求关系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农民种粮的“定心丸”。国家在制定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方面要考虑多方面因素。一方面,每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的提高幅度,要考虑农民的种粮收益情况,防止“谷贱伤农”。如化肥价格上涨幅度、种粮比较效益、自然灾害等因素。提价水平是综合考虑了种粮成本、顺价销售、国内外差价等多种因素后慎重确定的。另一方面,政策要减缓最低收购价格上涨对市场及经济的冲击,防止“米贵伤民”。从近几年的政策执行效果来看,在连续提高的最低收购价格的影响下,局部地区阶段行价格上行对加工和消费市场形成冲击。如果最低收购价格提价幅度过大,会明显推动粮食市场价格,进而刺激食品价格,有加速通胀、影响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可能。

  中华粮网易达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卢峰表示,此番最低收购价格保持不变,政策导向较为明显。这对稳定当前农产品市场形势,缓解国内粮价长期上涨的压力有利,对短期市场影响有限,其影响在于长期。

  分析来看,一是当前小麦市场价位普遍较高。今年夏收以来,国内主产区新小麦收购价格一直是涨势伴随,9月份以来小麦价格持续保持高位平稳。据中华粮网数据中心显示,截至10月16日,全国主要粮油市场三等白麦收购均价2492元/吨,比2014年最低收购价格高176元/吨。目前看,市场主流价格在1.3元/斤左右,与去年同期价格基本持平,并未出现价格大幅度提高的实际行情,让市场对于未来价格继续高涨的期望本就有些失落,托市价格保持去年水平的消息,将对小麦价格的实际走势形成更强的制约。二是我国小麦市场供求状况宽松。今年小麦丰产丰收,我国整体供需形势略为宽松,国家政策性收购量达到近两年历史新高,主要粮源为国家掌握,对稳定市场起到积极作用,在整体经济环境、农产品形势及国际小麦价格低迷的影响下,政策收购价格对小麦上涨的推动力减弱,市场购销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更为明显和直接。

  本次价格制定可以说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前期对托市价格的传言中,就有一条是对小麦部分地区试行目标价格政策,但目前还未有相关政策公布。而从大豆、棉花等品种的政策改变以及高层对于农产品价格机制的评价和期望来看,改变农产品的宏观调控手段将是重要发展方向。如今,小麦价格维持于去年水平,是粮食底价有保证后,对粮价市场化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政策旨在保证农民收益的措施已经到位,真正要涨,涨多少,还要看具体的市场情况。同时,也对每年日益增长的相关财政支出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出乎意料的是,依照近7、8年的正常规律,本次调价应该高于上年价格,而实际并未提高。长期以来形成的小麦价格节节高心理将严重受挫,2015年及之后小麦市场必将形成新的走势趋向。本次托市价格的公布,可能成为小麦价格走势的重要节点,但绝非拐点。另外,经过多年托市收购的洗礼,市场收购各方对于价格上涨的判断,主要是依据政策对于市场价格的指导,本次政策调整,将对未来托市收购的实际执行和非国有主体的实际收购有一定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