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玉米价格处于季节性回调阶段

(来源: 发稿时间:2014-10-22 阅读次数:3860)

 

  目前,国内玉米市场价格继续处于季节性回调阶段。在东北玉米第一个上市小高峰来临,产区价格继续回落的趋势下,北方港口玉米平舱价格跌破2400元/吨大关,而东北玉米价格下行趋势似乎并未就此结束,在临储玉米托市政策出台以前市场降价空间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华北玉米也同样面临政策何时明确的问题,但玉米价格下跌后小麦/玉米比价关系逆转已经开始影响其在饲料配方中的比例。
      东北玉米价格下行趋势尚未结束
      目前,东北产区迎来新季玉米全面上市,其中:吉林玉米上市进程略显迟缓,黑龙江玉米供应节奏加速,辽宁粮源仍旧主供市场需求。伴随后吉林、黑龙江等地深加工企业全面开秤收购新玉米,厂门到货量稳步上升,近日,部分产区深加工企业厂门玉米挂牌价陆续下调。截止目前,吉林松原嘉吉三等新玉米收购价格2100元/吨,中粮榆树2090元/吨,四平天成2190元/吨,吉林燃料乙醇2120元/吨;青冈龙凤1990元/吨,折扣比1:1.2,较上周下调30元/吨。
      另据了解,目前东北农户卖粮意愿较强,市场供应充足,促使粮价持续走弱,贸易商观望心态较强,不敢盲目建立库存。不过近期有传闻陆续出台,市场猜测收储政策是否执行将在近期公布,这或改变市场心态,进而减缓粮价下行幅度和空间。
      北方港口玉米平舱跌破2400大关
      时至今日,我国东北产区玉米价格下行压力依旧,深加工企业呈现普降格局,北方港口玉米收购成本持续下降直接导致北方港口新玉米平舱价跌破2400元/吨。截止目前,北方锦州港口收购玉米主流价格为2310-2315元/吨,较上周末跌15-20元/吨,平舱价格为2360-2380元/吨,跌10元/吨。不过,与去年同期相比,目前大连新玉米平舱价格还高出近80元/吨,在东北农户尚未开始批量售粮(现阶段粮源多来自于辽宁和黑龙江农场)的情况下,后续新粮上市压力依旧,同时也需关注东北临储玉米托市收购政策何时出台以及其支撑作用。
      临储玉米托市价格前景不容乐观
      10月16日,2015年小麦最低托市保护价格如期出台(上年在10月12日出台),有关部门表示,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比较效益、国际市场价格和粮食产业发展等各方面因素,国务院批准2015年生产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格保持2014年水平不变,为每50公斤118元。从往年三大粮食作物托市价格提价幅度互为参考的角度来看,新季临储玉米托市价格水平不容乐观,如传言中维持上年托市水平的概率正在大大增加。
      东北地区农户售粮态度较为积极
      据了解,今年东北地区农户售粮态度较为积极。主要原因:一是去年临储托市政策于7月份公布,而今年尚未公布,农户心中对后市仍然没底;二是今年东北局部虽然遭遇旱情,但大部分地区玉米品质好于去年,尤其是黑龙江产区玉米品质较常年上升1-1.5个等级;三是由于去年临储大量收购玉米多存放在东北产区,在新粮上市后该地区粮源供应更加充裕,导致农户惜售心理远不及去年。
      小麦饲料添加比重如期大幅下降
      伴随着9月份华北产区玉米收购成本由2800元/吨以上高位一路下滑至目前2200-2300元/吨水平,跌幅高达500-600元/吨,目前关内地区玉米较之小麦的性价比优势已充分凸显。以山东潍坊地区为例,目前当地新玉米饲料企业收购成本仅2300元/吨附近,而小麦收购成本则高达2600元/吨左右,加之豆粕价格已告别此前高位运行的趋势,截止到10月中旬,大部分需求料中小麦比重已明显下降,而今年7月份山东玉米价格大涨之际,小麦在饲料中添加比重可达到30%-50%;不仅如此,关内新季玉米上市还有可能会影响到明年年初进口高粱等品种的替代,而目前大型禽料企业配方中高粱配方比重维持在10%-25%。
      当然,目前这种饲料配方的变化尚不足以扭转玉米价格季节性下行趋势,大部分饲料企业对于备货玉米心存谨慎,而多数华北产区农户尚未开始批量销售手中玉米,后续上市压力依旧。
      综上所述,当前正值我国玉米市场价格季节性回调的第一阶段,下一步临储玉米托市政策如何定调将成为关内外玉米价格走向的一个指标,值得我们密切关注,现阶段随着局部地区玉米价格跌势放缓,用粮企业可酌情分批谨慎买入,并等待政策进一步明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