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华粮网 发稿时间:2018-04-16 阅读次数:2324)
我国稻谷市场的价格改革动作一贯很大。
本月初,国家粮食交易中心连续公布了2018年小麦、玉米和稻谷三大主粮品种政策性粮销售底价,其中2015-2017年政策性稻谷竞价销售底价按照不同生产年限进行深度下调,可谓“一步到位”。
前期市场原粮紧张 稻米价格暂处高位
2015-2017年政策性稻谷投放市场前,市场粮源较为紧张,企业采购困难。尤其2017年我国最低收购价粳稻收购总量远超2000万吨,又创历史新高,2017年产新稻与陈稻谷之间的差价不断拉大。受此影响,据市场监测,4月初,黑龙江佳木斯2017年产普通圆粒粳稻收购价3000元/吨,而4月4日竞拍的2014年产圆粒粳稻拍卖成交均价为2469元/吨;江西樟树2017年产中晚籼稻收购价2800元/吨,4月4日竞拍的2014年产中晚籼稻拍卖成交均价2294元/吨,新陈价差较为悬殊。
竞价销售底价大幅下调 跌幅破市场预期
2015-2017年产稻谷投放市场之前,已经有传言2018年将下调政策性稻谷竞价销售底价,时间或在3月底4月初。大家都猜中了时间和大方向,而调整的幅度却远超市场预期。此前笔者估计下调幅度能达到200元/吨以上就能达到较好的去库存效果,却没想到此次政策调整一步到位,其中早籼稻最大下调幅度达到了410元/吨,粳稻下调幅度达390元/吨。可见国家对稻谷去库存改革的决心和力度。
2018年三等稻谷竞价销售底价 单位:元/吨
|
年份 |
2015 |
2016 |
2017 |
|
早籼稻 |
2300 |
2400 |
2500 |
|
中晚籼稻 |
2420 |
2520 |
2620 |
|
粳稻 |
2600 |
2700 |
2800 |
备注:相邻级别相差40元/吨
2017年三等稻谷竞价销售底价 单位:元/吨
|
年份 |
2014 |
2015 |
2016 |
|
早籼稻 |
2710 |
2750 |
2750 |
|
中晚籼稻 |
2770 |
2810 |
2850 |
|
粳稻 |
3070 |
3150 |
3190 |
备注:相邻级别相差40元/吨
稻谷去库存多管齐下 供应量集中放大
进入4月,我国稻谷供应量将集中放大,2013-2014年产超期稻谷拍卖持续,每周的投放量在240万吨左右,2015-2017年产稻谷也即将开拍,首次投放量在100万吨左右;除此之外,粮库每年的轮换工作也在陆续展开,省储、地储的拍卖也在有序进行。春耕备耕开始,东北地区农户也在积极售粮,稻谷市场缺粮局面将彻底扭转。据笔者不完全测算,截止到3月末,全国早籼稻库存在1000万吨左右,中晚籼稻在2400万吨以上,粳稻在8000万吨以内。国内稻谷供需面仍十分宽松。
市场价格进入下行通道 与新年度托市价接轨
由于2013-2017年产稻谷将集中入市,且整体价格远低于目前市场运行价格,政策性稻谷竞价销售将在短时间内对稻谷市场价格造成较大影响,我国稻谷价格将逐步进入下行通道,并将与新年度的托市价格顺利接轨。不可忽视的是,普通稻谷价格下跌,也必然会对目前高位运行的优质稻价格造成不利影响,但因优质稻市场粮源依然紧张,企业采购难度还在不断加大,预计优质稻价格在经历短期下调后继续坚挺运行。
对市场影响深远 或结束净进口局面
此次政策性稻谷竞价销售底价调整,是十多年来销售底价的首次大幅下调,意义重大,也正好呼应了年初稻谷最低收购价的大幅下调。此举将结束稻谷市场连续多年持续上涨的局面,“稻强米弱”终将反转,对市场预测不足而有大量存粮的企业或损失惨重。随着国家大幅下调2018年产稻谷最低收购价,以及低价拍卖政策性稻谷,国内稻米价格与东南亚大米之间的价差缩小,进口优势逐渐减小,预计本年度国内大米进口量或将高位回落。
由于稻谷为我国人民的主要口粮,而工业、饲料用粮历来较少,纵深发展不足,伴随着供应量放大,消费方面还难以找到新的增长点,因此单纯降价并不是一剂良药,与之配套的种植业结构调整,调优品种结构,减少无效供给等措施同步进行方能有效。而2018年重点压减东北地区寒地低产区粳稻面积和长江流域双季稻产区籼稻面积1000万亩以上还只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