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华粮网 发稿时间:2018-06-07 阅读次数:1346)
新麦收购依然谨慎 价格同比普遍偏低 自5月中旬湖北小麦上市以来,主产区部分地区小麦收购已进行了半个多月时间。从收购情况来看,各市场主体入市收购较为谨慎。特别是由于部分地区小麦质量不高,使得收购难度加大,因此市场反映各地新小麦收购价格较上年同期普遍偏低。从目前南方已收获的小麦来看,市场普遍反映质量不高。有市场机构预计,今年南方麦区小麦质量整体不及上年已基本“盖棺定论”。华北地区小麦受降雨影响相对较小,倒伏面积不大。虽然4月份也经历倒春寒天气,但整体并未受较大不利影响,预计今年夏粮小麦北方麦区质量将会好于南方。
玉米种植收益较高 农民改种大豆意愿不强 今年以来,东北地区粮豆轮作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4月底有关部门又紧急下发通知,要求东北地区今年大豆生产者补贴的标准要高于玉米,且鼓励向优势区集中。据报道,上述措施并未使农民大量改种大豆。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通知下发时大部分农民已经完成播种,未播种地区农民也已经提前购置了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改种成本较高。二是不考虑轮作补贴的话,即使大豆补贴标准高于玉米,经地方政府和农民测算,今年玉米种植收益很可能仍高于大豆。而且轮作补贴本身有一定的要求,比如说需要连片,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轮作补贴政策作用的发挥。
2018年小麦和稻谷怎么收?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6部门正式印发《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预案》对政策启动条件和程序进行了细化。一是将政策执行起始时间适当延后。其中小麦从5月21日推迟到6月1日,早籼稻从7月16日推迟到8月1日,中晚稻南方省份从9月16日推迟到10月10日,东北三省从10月10日推迟到11月1日。二是将启动条件由“当粮食市场收购价格下跌到低于国家公布的最低收购价格时”,调整为“当粮食市场收购价格持续3天低于最低收购价水平时”。三是明确“当市场收购价格回升到最低收购价水平以上时,要及时停止收购最低收购价粮”。
《预案》明确,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小麦和稻谷,由各地按照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和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负责制的要求组织收购处置,不得流入口粮市场;验收中发现食品安全指标超标的,划转给地方政府处置,收购和处置费用可在本省粮食风险基金中列支,风险基金不足部分由省级财政负担并列入省级预算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