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压力较大 港口玉米价格稳中趋弱

(来源:中华粮网 发稿时间:2018-06-08 阅读次数:1347)

 

 6月份以来,在东北旱情炒作告一段落、临储玉米拍卖成交有所降温的背景下,南北港口玉米价格打破此前平静局面开始走弱。主要原因除阶段性降雨天气影响港口出货以外,库存压力较大成为本轮其价格走势的重要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北方港口玉米价格弱势趋稳

 

进入6月份,北方港口玉米价格整体弱势趋稳。截止目前,锦州港口15%水分二等新玉米主流收购价为1730/吨,二等拍卖粮主流收购价为1705/吨;鲅鱼圈港口二等新玉米主流收购价为1720/吨,二等拍卖粮主流收购价为16501670/吨,均与上周同期持平。一方面,近期降雨天气对港口出货有一定影响,港口库存增加。截止目前,北方四港周度集港量57.1万吨,比前一周增加6.7万吨;周度下海量38.2万吨,比前一周下降5.9万吨,集港量大于下海量,玉米库存增至373万吨,比前一周增加19万吨,其中北良港60万吨,大窑湾港16万吨,锦州港121万吨,鲅鱼圈港176万吨。库存压力加大。另一方面,随着临储玉米拍卖溢价收窄及南北依旧倒挂等制约,贸易商收购谨慎,部分小幅下调收购价。不过,按近期吉林地区2014年产玉米成交均价1517/吨推算,拍卖粮集港成本约为1710/吨,与当前锦州港口价格一致。受拍卖粮集港成本支撑,预计后期北方港口玉米价格将以稳为主。

 

广东港口玉米价格小幅下跌

 

6月份以来,南方广东港口玉米从格整体小幅下跌。截止目前,广东港口14%水分散船二等新玉米主流报价18601870/吨,二等拍卖粮报价为18201840/吨,均比上周同期下降10/吨。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港口玉米及替代品库存充裕,饲料企业采购积极性不高。截止目前,广东港口进口玉米库存43.1万吨,国产玉米库存61.5万吨,内外贸玉米库存101.1万吨,比上周增加2.3万吨,比上月同期增加11.3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48.1万吨。此外,进口高粱大麦库存合计约58万吨,比上周增加8.3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5万吨。后期来看,一是东北临储拍卖玉米将进入集中到港期;二是广东港口进口玉米及进口高粱大麦仍将继续到港,总库存将维持高位。在供应充裕的情况下,饲料厂观望心理加重,贸易商挺价心态偏弱,预计广东港口玉米价格稳中偏弱运行。

 

后期玉米市场供应压力较大

 

66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发布公告,614-15日国家临储玉米计划销售802万吨,保持周度计划销售量约800万吨的水平,其中2015年产玉米432万吨,比前一周增加12万吨;占比53.9%,比前一周提高1.5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增加态势。回顾近两周的拍卖成交情况, 531日至61日,国家临储玉米计划竞价销售798万吨,实际成交375万吨,比上周下降47万吨,为412日开拍以来周度成交量首次低于400万吨;成交率47%,比上周下降5.9个百分点,为412日开拍以来周度成交率首次低于50%67日,临储玉米投放397万吨,成交249万吨,最高成交价1670/吨,最低成交1350/吨,成交均价1523.55/吨,成交率62.71%,略高于上周。但客观评估,当日临储玉米成交率并未增长,因为拍卖省份中减少了成交率“拖油瓶”黑龙江省。同时,在拍卖成交率下降的同时,据了解,当前临储玉米出库比例偏低。但根据交易规则,临储玉米出库期为60天,意味着从612日开始,今年拍卖的的玉米将陆续迎来最后出库期限,玉米市场迎来临储玉米大规模出库期,当前拍卖成交的近4000万吨玉米理论上在81日前全部出库,这将对玉米市场价格形成冲击。预计随着临储玉米大规模出库,国内玉米价格将稳中偏弱运行。

 

此外,5月末6月初的集中降雨天气已使东北产区旱情解除,但天气预报显示,6月东北大部气温偏高且降雨偏少,吉林西部或再度出现旱情,关注东北天气变化对新季玉米生长情况的影响。而当前临储玉米拍卖实际成交正与高温天气“相悖”,在下游饲料需求有限,粮价承压的情况下,建议部分企业可以考虑就近竞拍一些偏远地区的好粮,同时密切关注中美贸易谈判的最新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