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稻入库陈米入市?国家重点改革,水稻的天要变了

(来源:粮油信息网 发稿时间:2018-07-25 阅读次数:403)

 

   我国于2016年首次下调早籼稻最低收购价,2017年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均小幅下调,2018年三大品种最低收购价大幅下调,三等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调整为每50公斤120元、126元和130元,较2017年分别下调10元、10元和20元。若按每亩1000斤的产量测算,农民种植水稻的收入将较去年减少100200/亩。虽然最低收购价下调,但与玉米、大豆市场改革不同,稻谷托市价格下调与生产者补贴同步进行,农户种植收益仍能得到保障。

  我国稻米市场曾一度出现新稻入库、陈米入市的现象。收储企业将每年收购的新稻谷送入粮库赚取差价,然后通过陈稻轮换拍卖等方式低价采购陈粮进行加工。市场新陈混杂,新稻谷存入储备库等待轮换,陈稻谷入市成为口粮。稻谷托市价格下调以及在等级上的新要求,既有利于米企降低加工成本,又能够保障入库稻谷质量。

  从上周三(718)以来,郑州商品交易所稻谷期货交易市场在沉寂多年之后,突然变得异常活跃,上周五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期货全部涨停。国家粮油信息中心认为,尽管今年稻谷播种面积下降,但稻谷托市收购价格下调,加上临储稻谷拍卖持续进行,国内稻谷供应继续保持充裕局面,稻谷期货价格的大幅上涨不可持续。周一粳稻期货合约1907最高价3417/吨,较上周三上涨381/吨,涨幅13%,交易量和持仓量由个位数跃升至3位数。

  上周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通报,今年上半年,湖南省水稻种植面积较大幅度减少,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及耕地休耕治理是主要原因。2018年,预计湖南水稻种植面积4009千公顷,比2017年减少230.6千公顷,下降5.4%。其中早稻种植面积预计为1238.2千公顷,比上年减少210千公顷,下降14.5%;晚稻种植面积1298.3千公顷,比上年减少201.6千公顷,下降13.4%。市场预计新季稻谷产量大幅下降之后,后期符合交割标准的粮源减少,投机资金入场,提振期货市场。

  展望:改革发力格局或变

  目前,国内稻谷市场仍处于传统消费淡季,市场需求疲弱,购销清淡,加之本年度临储稻谷拍卖提早进行,市场原粮供应充足。临储拍卖及托市收购底价的下调,使得稻谷市场主流价格走低,“稻强”格局不再。虽然市场中陈米及掺兑米增多,主流米价走低,但优质米需求稳定、供应偏紧支撑其价格,且国内外大米的价差较往年缩减幅度较大,进口米冲击力度降低,“米弱”现象也有所减轻。而企业采购原粮成本较前期降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障企业利润。预计后期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大,稻谷托市价格不断调整,“稻强米弱”现象或将不再出现,我国粮食流通机制和价格机制将更加健全。

  早稻收获工作陆续结束,收购价格低开高走

  本周,江南和华南大部早稻已收获,部分地区进入尾声。国家粮油信息中心7月份预计,2018年全国早稻种植面积为519万公顷(约合7785万亩),同比减少27.3万公顷(约合410万亩),减幅5%;2018年全国早稻产量为3040万吨,同比减少104万吨,减幅3.2%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点信息显示,723日,湖南常德地区2018年新季早籼稻收购价2140/吨,2018年新季早籼米出厂价3280/吨,均与上周同期持平。江西抚州地区新季早稻湿粮收购价16201680/(折干粮22202300/),比上周同期上涨2040/;优质品种湘早45号收购价2480/(水分15%左右),保持稳定。

        720日,广东肇庆国家粮食储备库委托采购2018年产圆身短粒型早籼三级稻5038.925吨,最高限价2820/吨,成交价2700/(散装、麻袋包打围,仓库堆好价,下同)719日揭阳普宁市储备粮有限责任公司委托采购2018年广东产圆粒型早籼三级稻5306吨,最高限价2805/吨,成交价2805/吨。随着产区新季早稻价格上涨,近期广东销区新季普通早稻采购价上涨至27002800/吨。

  早稻上市集中在7月中下旬,为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期,晾晒之后水分可降至13.5%甚至更低,利于长期存储,因此早稻是优质的储备品种,备受储备库青睐。当前沿海销区储备库补库需求旺盛,贸易商积极入市锁定优质粮源,带动早稻价格小幅上涨。按照湘赣产区2300/吨的收购价、销区2750/吨入库价测算,贸易商利润约200/吨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