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油脂行情展望:趋势行情难见

(来源:中粮期货 发稿时间:2018-07-25 阅读次数:556)

 

综合来看,我们认为下半年国际国内油脂市场,需要思考的几个焦点问题包括,首先,外围环境变得更加复杂了,对市场交易情绪和现货商的采购心态,都有影响,至少上半年,我们看到,期现货市场都是比较清淡的,期货市场在5月份出现了一波资金炒作菜油的行情,但是是没有现货配合的,油脂价格的绝对低位也没有刺激投机需求增加。第二,通过梳理国际市场的供需,下半年的基调依然是去库存,传统的食用需求这块没有亮点,看季节性,生柴需求提供了比较好的想象空间。第三,国内供需来说,目前我们面对的是庞大的库存,下半年一个看季节性需求的旺季的表现,第二看贸易战的发展,第三是菜油的供需矛盾是否还能引发资金的热潮。

  第一个焦点问题是中美贸易战常态化,这里罗列了近一年以来,中美贸易争端演变的几个过程,有几个关键的时点,对应的美盘和国内市场的价格的变化,是可以对比着看出国内和美国对于贸易战的预期是怎么样的,不展开来说。

  美盘大豆已经见到830美分的低点,这个是什么概念?从12年开始的这一轮熊市,15年收割低点是850美分,美国农民的播种成本,16年最低,是870美分。美盘已经跌了200美分,以及上周USDA的已经将出口下调了2.5亿蒲,是不是可以认为当前的价格已经充分的反映了贸易战的影响?这可能是从交易的角度来说,很多人会思考的问题。第一个影响因素是农民惜售,这里也对比了一下价格和商业套保持仓的关系,从12年以来,每次价格找到支撑,都对应着商业套保持仓的收缩,这里面大家可能对163月份的上涨印象比较深刻。最新的商业套保持仓是净空6万手。第二个影响因素是,接下来天气因素可能会显得更加重要一些,在美国的平衡表里面,USDA可能已经把出口一步调到位了,单产就是最大的不确定性了。这里我们给出一种假设,49.5的单产,21.4亿的出口,结转库存在5.5亿,供参考。

  接下来看一下国际豆油市场的概况。

  整体上来说是,1718年阿根廷的减产刺激了巴西、美国豆油的产量以及消费,1819年就是对这种情况的扭转,但是需要注意的是,1718年阿根廷减产的背景下,豆油的工业消费还是很强劲,美国巴西也是,1819年在这个基础上美国继续增,阿根廷和巴西至少没有减很多。整个国际豆油,目前来看,供需基本平衡,比较平淡,生柴的需求是亮点。

  国际菜油的分析主要看加拿大菜籽的产量,加拿大菜籽的出口看欧盟的菜籽产量和生柴需求、中国菜籽需求,菜油的出口要看美国的生柴需求,和中国的菜油需求。全球菜油库存和加拿大菜油库存显示压力并不大。从上游的菜籽来看,欧盟小幅减产,加拿大统计局预估减产200万吨,而加拿大菜籽出口和压榨的预估和上一年保持一致,这也意味着菜籽出口和压榨会是需要竞争的状态,1819年加拿大菜系都会处于相对紧张的状态。

  接下来看产地棕榈油的情况。

  产地棕榈油供需一直对国内油脂单边价格是非常重要的,对投资者来说,我们也很高兴看到有一个新的投资标的出来,就是APEX的棕榈油。APEX是中国首次走出国门创办的全牌照期货交易所,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标志性项目。

  APEX棕榈油期货合约设置上面,凸出几个特点,

  1、用美元计价,避开汇率风险;

  2、采用FOB实物交割,贴近现货贸易习惯;增加了现货商买货的渠道。

  3、主要交割港口分布在马来与印尼两国主产区;

  4、交易所位于新加坡,没有政策影响。

  APEX棕榈油期货的出现,为跨市场套利提供了机会。这里我们看到,国内交易者买入交割再进口的利润,有时候高达20美金。

  具体到产地的供需来看,去年四季度到今年4月都是大产量的节奏,56月份这个节奏被打乱了一下,下半年我们还是判断会延续大产量的节奏。需求方面,1-4月表现很好,5月份极差(印度需求季节性因素、需求国内库存高、马来5月出口关税上调),6月也很差,但不能用季节性因素来解释了,市场对于大产量的信心比较足,但对于出口似乎没什么信心。

  包括印尼在内,17181819年产量增加的幅度很大,这两年增650万吨,给整个油脂市场奠定一个去库存的基调,去库存意味着需要低价来找需求。我们推测马来的平衡表7月压力大,以及四季度压力大。

  在去库存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印度、中国的传统的食用进口需求表现一般,这些国家同时也面临着庞大的油脂库存问题。生物柴油需求的重要性凸显出来了,生柴需求靠政策和利润引导。

  政策方面,美国20年生柴强制添加标准上调到24.3亿加仑,这是个初步提案,比较利多的。印尼政府也在积极寻找刺激棕榈油生柴消费的政策。从几个主要国家的产量来看,截止1-4月份的产量数据都能验证今年的生柴产量处在历史高位。和生柴的生产利润也是互相验证的。我们看到18年以来美国的生柴生产利润在持续走强。POGO价差-98美金,可以对照13年。这是我们对全球生柴产量和植物油用量的预估,18年植物油用量预计增280万吨。全球三大油产量+700万吨,食用消费增370万,生柴消费+280万吨,对于缓解库存压力很重要。

  接下来看国内油脂市场。

  首先国内籽和油都面临庞大的库存,比较突出的是大豆和豆粕,菜籽,华东加沿海的菜油,去年8月初开始库存出现向下的拐点,以及豆油156万吨。三大油到目前为止,下跌的过程中成交没有放量,上涨的过程中成交也一般,棕榈油到消费旺季了,成交略好一点。

  基差的表现来看,有几点:一是菜油5月份拉涨的过程中基差走弱,现货不配合。二是三大油基差都很弱,明显弱于去年的是棕榈油。三是去年8月份豆油基差是走强的,当时豆油库存阶段性降了一点,但是趋势没有变。现在豆油的库存比去年大,基差和去年差不多,可能体现出来现货是更适应大库存了,感受到的压力没有那么大。

  品种差方面,豆棕价差走到了840,最近在扩大,从国内豆棕油库存是不能解释的,影响豆棕价差更重要的因素是产地棕榈油库存。菜豆油价差持续缩窄,现在到了800左右了。菜豆油品种差走势,目前来说我感觉是比谁更差,而不是谁好,现在的缩窄,和贸易战因素也有关系。

  月差方面,有几点思考,一是,17年到现在月差有大机会的只有棕榈油,核心的矛盾是产地累库存带动国内库存增加。二是,菜油月差波动和库存波动相关性比较大。三是,豆油月差波动较小,大库存压制月差很难出现走阔的走势,基本上贴着无风险套利区间在走。

  以上是概况分析,整体上来说就是现在面临较大的库存压力,从去年的节奏来看,接下来会有一个消费旺季,不确定是否能带来库存的下降。

  接下来讲一下国内油脂的焦点问题之一,贸易战对油脂的影响,从影响路径来说,一是通过影响汇率、进口大豆成本来影响三大油成本,二是四季度每个月进口大豆压榨量放缓,豆油新增供应放缓。

  焦点问题之二是,三大油走势是分化的,上半年棕榈油是破位了的,菜油6月份回调的最多,但还是没有破位,菜油品种上的持仓还要57万手。5月份菜油资金的拉涨,产业和资金的矛盾是异常突出的。现在还是有必要关注这个问题,因为接下来可能要进入季节性需求好转的时候了。菜豆价差在1200的时候,菜油消费肯定是被抑制的,这一波回调菜油最深,其实是验证了这点,资金也应该看到了。现在是800的价差,还会不会被抑制,不确定。从供应角度来说,迟早拍卖菜油会消化完,这个预期一直在,1819年国产菜籽折油预估110万吨,其余全部依赖进口。按照500万吨菜籽和120万吨菜油计算,折油330万吨,加起来是440万吨。我们的口径,1617620万吨,1718年是530。如果我们测算的准确,那需求需要进一步被抑制。

  观点方面,一是油脂国际和国内市场供应充足,抑制价格上涨空间,生柴消费提供底部支撑 。目前很难见到趋势行情。第二,关于油脂间价差,我们认为首先需要把握大逻辑,过滤掉小的波动。大逻辑是,今年豆油很难挤占棕榈油的消费,因为棕榈油产地的大库存,也会搬到国内,国内库存不会低,豆棕价差已经比去年上了一个台阶(+200~300

  其次,菜油和豆油都面临大库存, 但是要优先解决豆油库存的问题, 那么菜豆一定要保持高价差, 让豆油充分消费,当然如果我们见到大豆压榨节奏确实放缓了,但这个头寸要重新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