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小麦,但没人来收!小麦市场发生了什么?

(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中时通、农粮通 有粮网 发稿时间:2018-07-26 阅读次数:401)

 

 小麦市场近期称得上是风平浪静,甚至有的地区出现小幅回落。很多地区出现手中存有粮,无人来收的情况。那小麦市场就这样从疯涨到回落了吗?

   据粮友反应:

   江苏没有人来收粮,货不好出,不好干啊;

   河南开封麦质还行,现在都装袋上站走出去了,出货还可以;

   今年生意不好做啊~

  呕吐霉素超标,国家出台食品安全条例,毒素不能超1000,有的地方限制在700-800左右;江苏宿迁小麦容重770,水分13,质量还可以就是毒素超,不好出货。

   由于地域性小麦出货情况的不同,粮友对后市价格持有的态度也各有不同。河南粮友认为今年麦质不错,优于去年,还可以;而有粮友认为麦质太差,赔钱啊;也有粮友认为小麦市场没法说,疯涨到突然落价,让人没办法了。

   目前面粉厂库存基本满,贸易商和农户着急出货,面粉厂不着急收货,借此压价,没有利润可赚。

   从新麦惜售,收不到哄抬价,到近段时间的平稳,算上占用库存时间、运费,小麦市场到底将如何?粮友可留言说说您的看法喔

   目前,很多地区新麦价格已至高位,且有地区小麦收购价格高于托市价格,随着麦价的不断上涨,贸易商持粮风险加大,使得抛售意愿加强,部分企业因库存暂满,试探性压价,市场趋于理性,小麦价格出现小幅回落。

   近年来,国内小麦市场整体供需形势相对宽松,政策性库存数量增加,年度供需存在结余。国家粮油信息中心7月份预计,2018/19年度全国小麦新增供应量12650万吨,消费总量为11470万吨,小麦供求结余量为1179万吨。

   据了解,目前国家临储小麦库存仍在7401万吨,同比增加1648万吨。在高企的政策性小麦库存中,普通小麦占据着大头。据有关市场机构调研预估,近年来我国国产优质强筋小麦的总量估计在350-450万吨,而市场需求量在600-800万吨,市场供给侧的结构性矛盾大多体现在优质小麦上。

   短期看,小麦市场处于震荡运行期间,市场逐渐趋于平稳。但随着8月份面粉加工企业原料需求的增加,将会迎来需求旺季,贸易商将会瞄准此时出售,新麦的入市需求量将进一步加大,使价格在一定程度上迎来小幅上涨,但是普麦估计不会有太大涨幅,优质麦或更受热捧。

   针对当前新麦的市场情况,见利出手,切勿盲目攀高。手中屯有粮的贸易商,见利可先出手一部分,减少市场“变天”的影响;对于高位建仓的贸易商,有屯粮能力,且不着急出货的,可继续跟进市场变化,及时预算是否继续存粮,规避市场风险。

   新麦价格上行“承压”,何时才能“突破封锁”

  随着小麦价格的震荡开启,不少贸易商有些你“无所适从”,从最开始抢购,到现在的“门可罗雀”,小麦市场到底究竟要走向何处,而贸易商震荡对象的市场状态,又应该何去何从,今天小编给大家分析一下,小麦市场到底还有没有上涨空间?

   要解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看的是小麦的变化轨道,7月中旬开始六大主产区的小麦购销开始变得缓慢,普麦的市场价格虽局部有回落,但是整体扔相对稳定。而优质麦由于今年的减产情况,后市供应可能偏紧,仍旧保持继续厂子的态势。

   其实小麦价格震荡,最主要的原因小编认为有以下几点,首先,新麦市场的购销不热,不少贸易商开始慎重起来,担心后市大跌的贸易商也大有人在,部分贸易商追涨的情绪已将开始大幅回落,如果在算上贸易商本身的资金压力,那么出库量增加时必然的,这也就造成了小麦市场供应量开始增加,整体价格稳定,局部小有回落的态势。

   第二、在小麦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国家托市的收购量将会出现下滑,也促使大部分的新麦开始流向市场,加大了市场的供给能力,虽然当前政策小麦已经停拍,但是国家“去库存”仍旧是主体,随着托市的结束,政策小麦的重启拍卖定人势在必行。

   第三、而最近一段时间小麦的下游企业,价格开始呈现稳中上涨的态势,但是别忘了小麦价格上涨压缩了下游企业的利润,这也使得下游面粉厂的开工率开始出现下滑,但是随着8月份的即将到来,面粉的需求旺季开始显现,面粉加工企业原料需求将会加大,贸易商也会选择在此时间阶段上进行出售,新麦入市的数量将进一步加大,麦价很大程度上将会在次上涨,特别是其中的优质麦表现的或将会更加显眼。

   第四、今年的新麦购销出现明显变化,而且贸易商开始囤粮待涨,这就给市场调配麦市资源所发挥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转型期市场化收购下所孕育的麦市特征一一初步显现,将会抑制后市小麦价格大幅走高。其实也不用过分悲观看空小麦市场。

   第五、今年麦收以来,国家的政策收购力度减弱,又由于天气原因,各地区的小麦质量参差不齐,造成了今年小麦一上市价格就开启了强劲上涨模式,市场普遍担忧后期优质小麦供应可能偏紧,后期优质小麦价格或仍有上行的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