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描述(11.18-11.22):本周国内玉米市场维持震荡态势,价格涨跌不一。受售粮进度同比偏慢及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传统意义售粮高峰期将出现变化,未来预期农历新年将被试为阶段上粮高峰。
深加工:东北玉米价格小幅波动。基层新粮上市进度不及预期,后期在产量不确定的前提下,集中上量无法完全体现,集中上市压力或将成为历史。吉林报价1670-1770,局部跌10元/吨 。华北玉米市场价格止跌反弹,企业上调收购价,企业原料库存偏低,补库需求拉动价格上行。从售粮进度看,河南、山东玉米销售约4成左右,河北超过1成。随着近期企业上调价格,本地及周边安徽、河南、江苏等地到货量持续增加,企业可满足日常生产所需。据一般规律看,随着到货量增加,后期企业仍将动态调整市场价格。山东部分企业报价2000-2030元/吨,局部涨跌互现10元/吨。
北方港:玉米价格受到货量影响,整体价格稳中偏强。目前锦州二等新粮报价1820-1855元/吨,周涨5-10元/吨,水分15%容重700以上陈粮1830-1860元/吨,周平;鲅鱼圈地区水分15%新粮收购价1830-1850元/吨,周涨10元/吨。两港日到货量1.5万吨左右。随着港口陆续有新粮到货,成本与装船需求支撑,贸易报价将持稳。预计本月底,东北玉米将有明显增加迹象,中原企业在备库减弱的情形下,价格将出现季节性回落。
广东港:周度港口玉米价格走强。目前二等主流成交价1990-2010元/吨,周涨20-30元/吨;一等箱粮自提报价2040-2050元/吨,周涨10元/吨。市场价格整体平稳走强,港口日出货量2.5万吨,周减0.3万吨。成本不下与粮源偏少支撑价格,少量预期合同报价达2000元/吨以上。预计后期随着询价与补库意愿增强,港口价格将继续顺势向上,形成提振态势。玉米将集中到货,一定程度制约当前价格,需密切关注进口到货情况。
后市预判:国粮局数据显示,截至11月10日,主产区累计收购中晚稻、玉米和大豆3112万吨,同比减815万吨。其中,黑龙江、山东等11个主产区累计收购玉米850万吨,同比减631万吨。受年度玉米收割期偏晚、上市进程偏慢及下游需求不振等因素影响,多数企业随用随采,库存相对偏低。不仅东北,华北企业也都采取低库存策略,价格波动区间这窄,频率加快。预计年底前如无大的需求增加,市场将继续处于上下两难的震荡格局,涨跌不一将为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