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小麦网 发稿时间:2020-04-15 阅读次数:313)
进入4月份以来,受阶段需求增加的影响,各地小麦价格波动频繁。监测显示,当前主产区制粉企业一等普通小麦主流进厂价为1.20~1.24元/斤,较4月初上涨0.01~0.03元/斤。华北个别制粉企业最高报价甚至达1.27元/斤,创2019年以来新高。
伴随新一轮制粉企业采购补库,上周政策性小麦拍卖成交量大幅攀升。为稳定市场购销,4月15日国家政策性拍卖将增加最低收购价小麦100万吨,投放量达到400万吨,同时适度扩大跨省移库小麦投放范围。流通市场2019年产小麦已经很少且价格偏高,或为政策性小麦去库存提供阶段性机会。
主产区麦价再度阶段走强
据了解,近期制粉企业整体开工率增加,小麦库存消化速度加快。由于当前流通市场可供出售的小麦已寥寥无几,加之粉企前期库存水平较低,导致补库需求较为急迫,部分厂家为吸引粮源,纷纷提高小麦收购价格。有制粉企业反映,这几天来拉面粉的车辆排成了长龙,送小麦的车辆却是寥寥无几,企业不得不跨地区采购质量优良的2019年小麦。
当前,河北石家庄质优小麦进厂价为1.235~1.25元/斤,山东济南为1.23~1.24元/斤,河南商丘为1.21~1.22元/斤,江苏徐州为1.20~1.22元/斤,安徽灵璧为1.19~1.21元/斤,主产区小麦价格普遍较4月初上涨0.01~0.03元/斤。
优质小麦价格亦追随上扬。当前,山东潍坊“济南17”收购价2550元/吨,河南郑州“郑麦366”收购价2510元/吨,河北石家庄“藁优2018”收购价2530元/吨,均较4月初上涨20~40元/吨。
麦价阶段性走强的原因:一是全球疫情蔓延、国际粮价动荡影响消费者心理,下游面粉需求增加,企业开工率回升,小麦库存消化速度加快,面粉厂家阶段补库心态增强;另一方面,当前流通市场剩余小麦已经有限,而部分拍卖粮源由于质量原因,仍需掺兑使用,高质量小麦供需矛盾增加。市场人士分析,由于小麦市场供给充裕而需求不旺,预计本轮麦价上涨持续时间不会太长,多为阶段性、区域性市场波动。
面粉价格出现久违的上涨
近期随着面粉阶段需求增加,部分企业小幅提高面粉出厂价格。当前,河北石家庄面粉出厂价3020元/吨,山东济南3100元/吨,河南郑州3100元/吨,均较4月上旬上涨20~40元/吨。
面粉价格上涨的原因:一是受疫情影响,少数地区消费者出现囤粮、增加购买面粉的现象;二是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态势持续向好,餐饮业恢复较前期加快,加之部分学校开学,终端面粉需求明显增加;三是近期小麦价格不断上涨,而副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加工利润缩窄,制粉企业不得不小幅上调面粉价格以缓解成本压力。当前主产区制粉企业麸皮出厂价为1300~1370元/吨,较4月上旬回落30~80元/吨。
市场人士认为,由于制粉行业市场竞争激烈,“麦强面弱”市场现象一直存在。预计本轮面粉价格上涨空间相对有限,而且持续时间有限,毕竟阶段性采购结束后市场将会恢复正常。同时,随着后期气温升高,
面粉储存难度增加,市场需求将会逐步进入淡季,面粉价格并不具备持续上涨的条件。
小麦拍卖成交量大幅攀升
4月8日,国家举行政策性小麦竞价交易,成交量出现大幅增加。投放量310.32万吨,实际成交42.85万吨,高于上期的18.11万吨,也高于上年同期的4.08万吨;整体成交率13.8%,较上期提高8.03个百分点,较3月份周度平均成交率提高8.63个百分点。从成交情况看,2018年产小麦成交率明显高于其他年度的小麦,说明储存时间短、质量相对较好的小麦受市场青睐程度较高。
近期各级储备小麦轮换拍卖亦维持较高的成交率。4月10日,中储粮网投放小麦30.89万吨,实际成交29.43万吨,成交率高达95.27%。随着国家政策性粮源投放数量不断加大,加之各级储备小麦轮换出库持续进入市场,阶段性市场供需偏紧的格局将会很快得到缓解,小麦市场价格也将随之趋于平稳。
政策小麦去库存或迎机会
初步统计,截至4月上旬,国家临储小麦剩余库存数量9122万吨,同比增加1889万吨。距离新麦上市还有1个多月时间,由于当前流通市场小麦余量已经有限,小麦市场处于青黄不接时期,政策性小麦去库存或迎来阶段性机会。
当前流通市场2019年小麦已基本消耗殆尽,目前华北地区制粉企业厂区二等以上小麦主流报价2420~2480元/吨,而政策性小麦按照拍卖定价一等品车板价为2400元/吨,加上运费基本在2420~2460元/吨,与当前市场小麦价格相比已无劣势。
近期山东、河北很多储备库二等小麦拍卖底价定在2400元/吨,明显高于托市小麦拍卖底价。4月10日,中储粮网投放的山东轮换粮二等小麦最高拍到2610元/吨,溢价260元/吨,着实令市场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