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好转麦市提振效应有限 国家临储麦成交量持续回落

(来源:南方小麦网 发稿时间:2020-09-07 阅读次数:369)

 

 近期国内面粉市场需求有所好转,但面企成本压力较大制约其小麦采购数量及价格,国家临储麦周度成交量持续回落。预计短期内在国家临储麦保持高投放量以及终端需求难有明显改观的情况下,国内麦价仍将呈现震荡态势。

国内面粉终端需求好转 面企市场竞争压力大

近期市场监管总局组织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抽取食用农产品、方便食品、特殊膳食食品等11大类食品61批次样品,检出其中食用农产品、方便食品、肉制品、特殊膳食食品等4大类食品5批次样品不合格;发现的主要问题是检出非食用物质、微生物污染、农药残留超标、质量指标不达标等。

在国内大中院校开学、临近中秋节假日等因素提振下,经销商加大备货力度,面粉市场走货情况较好,面粉加工企业开工率呈现回升态势。但随着经销商阶段性备货结束,面粉市场走货情况较前期放缓,面粉市场价格在经历前期阶段性上涨后趋于平稳。当前国内面粉加工企业之间的竞争较为激烈,面粉市场销售压力加大。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7月份全国生猪存栏环比增长4.8%,连续6个月增长,同比增长13.1%,这是自2018年4月份以来生猪存栏首次实现同比增长;7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4.0%,连续10个月增长,同比增长20.3%。

在经历阶段性下跌后,随着天气转凉以及需求好转,国内麸皮市场价格止跌反弹,工厂走货情况有所好转,目前麸皮市场主流报价1640-1740元/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价格监测数据显示,截至9月初,全国36个大中城市集贸市场和超市富强粉平均零售价格2.73元/500克,标准粉平均零售价格2.45元/500克。

国内麦价高位窄幅波动 国家临储麦成交量持续回落

今年夏粮收购以来,主产区农户惜售、贸易商囤粮等因素导致小麦收购进度同比明显落后;主产区小麦托市收购启动范围大幅缩窄且托市收购量同比明显下降。据统计,截至8月20日,国内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数量4663.6万吨,同比减少1233.8万吨;其中小麦托市收购数量612.3万吨,同比减少1207.5万吨。

随着国家临储小麦市场投放力度加大、饲企小麦替代力度减弱以及主产区流通市场小麦供给量增加,市场主体购销心态发生转变。近期国内主产区麦价走势整体呈现高位运行态势,区域间麦价有所涨跌,但波动幅度有限。

近期国家临储小麦周度成交量呈现持续下降态势。据统计,9月2日国家临储小麦投放量191.776万吨,实际成交量9.5376万吨,周比下降3.5213万吨,成交均价2333元/吨,周比下跌7元/吨;其中江苏地区成交量3.0213万吨,周比增加0.2789万吨;安徽地区成交量1.718万吨,周比增加0.1256万吨;河南地区成交量1.2414万吨,周比下降0.7286万吨;山东地区成交量1.0491万吨,周比下降4.2629万吨;河北地区成交量2.1198万吨,周比增加0.8127万吨。

据市场监测,截至9月初,江苏盐城地区优质白小麦车板价2420元/吨,安徽阜阳颍上地区白麦进厂价2400-2420元/吨,河南延津地区白麦进厂价2394元/吨,河北邯郸地区白麦进厂价2444-2454元/吨,山东潍坊高密地区白麦进厂价2430-2450元/吨。

政策维稳麦价意图明显 短期国内麦价高位震荡运行

随着国内政策加大调控力度,玉米市场价格重心下移使得小麦与玉米之间的价差呈现扩大态势,加之性价比优势较为明显的饲料粮大量进口,饲料加工企业采购小麦替代玉米力度减弱。国家临储小麦投放力度加大以及成交量同比增加进一步增强流通市场小麦供给能力。

据统计,自夏粮收购以来国家临储小麦累计投放量2478.2424万吨,实际成交量129.8499万吨,同比增加95.4091万吨。截至9月上旬,国家临储小麦剩余库存数量8601万吨,同比增加1480万吨;其中2014年产国家临储小麦901万吨,2015年产国家临储小麦1108万吨,2016年产国家临储小麦2160万吨,2017年产国家临储小麦2071万吨,2018年产国家临储小麦154万吨,2019年产国家临储小麦2199万吨。

当前距离国内主产区小麦托市收购结束时间不足一个月时间,小麦托市收购启动范围同比缩窄且因价高小麦托市收购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今年小麦托市收购量同比将大幅下降。据统计,上年国内主产区小麦托市收购量2227万吨。近年来由于制粉需求较为平稳,预计后期在小麦未有大规模饲用需求替代的情况下,进口麦数量同比大增以及国家临储小麦高库存高投放量将使得国内麦价进一步上行阻力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