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加工率先进场 饲企依然观望

(来源:中国玉米网 发稿时间:2021-02-22 阅读次数:546)

 

宏观经济

1.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1年2月上旬与1月下旬相比,23种产品价格上涨,23种下降,4种持平。其中,生猪(外三元)价格为31.4千克/元,环比下降9%。

2. 据今日举行的四川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去年四川生猪出栏量达5614.4万头,生猪出栏量为全国第一,为全国生猪复产保供作出了贡献。今年,四川将继续抓好生猪稳产保供、转型升级,力争出栏量达5800万头左右。3. 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创建北京、天津(滨海新区)、杭州、广州、成都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深圳、济南-青岛3个先导区后,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第二批先导区名单。至此,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已增至8个。4. 据商务大数据对重点电商平台监测,1月20日—2月18日,全国网络零售额9057.6亿元;在线餐饮销售额比去年春节同期增长48.5%,其中,外卖增长56.8%;电影在线销售额超90亿元,比去年和2019年春节同期分别增长412.7%和20.9%。5. 外汇局:2020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20437亿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36611亿元,服务贸易逆差10040亿元,初次收入逆差6776亿元,二次收入顺差642亿元。资本和金融账户中,直接投资顺差6991亿元,储备资产增加1878亿元。

东北产区

基层仍存看涨情绪,玉米走货情况较差

东北产区玉米价格暂稳,其中黑龙江伊春玉米散粮上车价2740元/吨,容重700,水分14.5%;黑龙江双城地区玉米散粮上车价报价2850元/吨,容重700,水分15%;吉林磐石地区玉米散粮过筛上车报价2870元/吨,容重710,水分15%。东北产区贸易商陆续开始收粮,基层仍然普遍存在看涨情绪,玉米收购价格较节前稳中有涨。虽然玉米市场各环节均已恢复运行,但由于处于春节节日气氛中,基层玉米购销走货情况仍然较差。

华北产区

节后粮源流通有限,企业报价稳中偏强运行

今日机构统计21家山东玉米深加工企业晨间厂门到货197车,较昨日增加81车,暂时厂门到货偏少。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整体稳定,各企业陆续恢复收购,厂家库存依然处于低位,收购意愿偏强,个别企业收购价格开始上调,其中福宽生物最新玉米收购价格2980元/吨,较昨日上涨10元/吨。近期重点关注企业节后上量情况以及基层农户的种植意向。

南方销区

饲企备货充足,购销维持观望

江苏地区总体持稳,其中:江苏南通玉米价格相对稳定,主流报价3000-3020元/吨;湖北襄阳地区贸易商销售本地玉米散粮上车报价2840元/吨左右,当地贸易商销售积极相对偏高,主要因高水分自然干玉米存储条件偏差;低水分玉米销售行为偏少,下游饲料企业节前备货量相对充足,短期采买意愿不强。目前各饲料企业备货库存充足,且处于节日氛围中整体购销冷清,贸易报价维持稳定,行情未有明显波动。

南北港口

港口贸易购销清淡,南北港口玉米价格倒挂

鲅鱼圈新粮主流价:2940-2950元/吨(容重720-730,水分15%),较昨日持平。锦州港玉米购销尚未恢复,港口晨间铁路集港0.31万吨,与昨日持平。广东港口报价稳中偏强,其中2020年二等新玉米主流报价2960-2990元/吨,部分陈玉米2930-2950元/吨,较昨日暂稳。南北港口大幅度倒挂及北港收购居高等继续提振贸易商报价心态,同时供需结构宽松也对价格形成一定支撑。

饲料养殖

猪肉消费需求萎缩,猪价小幅下调

从整体看,生猪价格受到产能恢复,终端消费市场萎缩以及国家持续加大储备肉投放力度因素影响,生猪、猪肉价格出现明显下降趋势。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2月1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 2月上旬生猪(外三元)每公斤价格为31.4元,较1月下旬3.1元/公斤,降幅达到9%。

深加工

加工企业陆续报价,产品价格稳中有降

淀粉全国均价为3606元/吨,较昨日上涨0.36%;酒精均价为6924元/吨,较昨日持平;DDGS均价为2693元/吨,较昨日持平;蛋白粉均价为5020元/吨,较昨日持平;纤维饲料均价为2038元/吨,较昨日减少0.83%;胚芽粕均价2418元/吨,较昨日减少0.29%。淀粉均价上涨原因是河北地区企业年前价格一直不变,但该地区其他企业价格均已上涨,所以均价变动主要是报价延后的原因。酒精企业目前报价企业较少,总体看,深加工产品价格整体维持稳中有降走势。
行情预测目前东北地区购销活动尚未全部展开,仅有个别企业象征性的补涨上调收购价来补充原料库存, 山东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整体稳定,各企业陆续恢复收购,厂家库存依然处于低位,收购意愿偏强,个别企业收购价格小幅上调。2月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全球谷物贸易与市场报告预测,20/21年度中国糙粮进口量将超过4025万吨,较上月上调800万吨,其中玉米进口量较上个月增加650万吨,达到2400万吨。同时,小麦和大米的饲用消费增加,小麦的非口粮消费量(饲用和残余)将达到3000万吨的创纪录水平,较上一年的1000万吨明显增长。目前广东港进口玉米陆续到货,销区饲料企业大多不理会国内高价玉米,多采用进口及替代维持生产需要,长期来看2021又将是谷物进口突飞猛进的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