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小麦网 发稿时间:2021-07-13 阅读次数:780)
近期小麦价格高位调整,是对之前价格过快上涨的一种主动“修复”,是市场由“冲动”回归理性的良性调节。虽然近期新小麦价格有所回调,但目前仍处于相对高位,后市注定区间波动。
进入7月份以来,主产区小麦市场购销趋于理性,价格止涨趋稳,部分地区小幅回调。当前,主产区制粉企业新产普麦收购价为1.25~1.29元/斤,主流报价回落至1.30元/斤以下。虽然下调幅度不大,但波动频率十分频繁。由于大量粮源仍滞留于流通领域,在供给充足、需求放缓的购销形势下,预计短期内小麦价格仍将维持高位震荡调整格局。
新麦市场购销逐步趋于理性
据市场反映,近期主产区新小麦市场购销逐步趋于理性,部分农户及贸易商惜售心理放松,小麦上市量增加。而市场收购主体在到货量增加的情况下操作余地增大,不仅小幅下调收购价格,而且也适当提高收购标准。
当前,河北石家庄面粉加工企业一等新产普麦收购价为1.29元/斤,山东德州1.285元/斤,河南商丘、江苏徐州1.28元/斤,安徽阜阳1.275元/斤,部分地区价格较前期高点小幅回调0.01~0.02元/斤。
据分析,本轮主产区小麦价格调整的原因:一方面,近期粮库轮换收购工作放缓,有的已进入收尾阶段;另一方面,面粉进入消费淡季,企业开工率不高,加之前期已采购部分库存,收购也有意放缓。此外,受玉米、麸皮价格下跌的影响,饲料企业需求减弱,且集中采购也多是低价的雨后小麦。
主产区优质小麦价格基本保持稳定。河南郑州“郑麦366”收购价为2670元/吨,山东菏泽“济南17”收购价2660元/吨,河北石家庄“藁优2018”收购价2750元/吨,优普小麦价差略有扩大。
随着新麦价格回落,近期主产区收购进度加快,新麦收购量突破去年同期水平。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显示,截至7月5日,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2875.9万吨,同比增加85.2万吨。其中,江苏收购739.6万吨,同比增加9.5万吨;河南收购708.6万吨,同比增加78.2万吨;山东收购445.7万吨,同比增加24.4万吨;安徽收购385.5万吨,同比减少2.2万吨;河北收购204.6万吨,同比减少8.6万吨;湖北收购89.6万吨,同比减少17.2万吨。
储备采购成交依旧处于高位
6月下旬以来,小麦市场购销逐步趋于理性,主产区新小麦上市量增加,相对于制粉企业对小麦报价的频繁调整,储备企业轮换采购价格变化并不大,竞价采购成交率保持高位,对阶段性小麦市场仍具有较强支撑。
近日,天津粮油批发交易市场举办了多场地方储备粮网络竞价交易会。7月5日竞价采购2021年国产硬质白小麦9984吨,底价2670元/吨;成交均价2630元/吨,全部成交。7月7日,竞价采购2021年国产硬质白小麦9984吨,底价2670元/吨;成交均价2630元/吨,全部成交。7月8日,竞价采购2021年国产硬质白小麦83512吨,底价2660元/吨;成交均价2660元/吨,全部成交。
上海粮食交易中心7月8日计划采购国产小麦72330吨,全部成交。其中,采购2021年国产二等普麦最高成交价2770元/吨,最低成交价2655元/吨,成交均价2703元/吨;采购2021年国产二等白麦最高成交价2715元/吨,最低成交价2685元/吨,成交均价2701元/吨。同日,广东佛山采购2021年产二等白麦7300吨,全部成交,起点价2920元/吨,成交价2820元/吨。
陕西省靖边粮食储备库7月9日竞价采购2021年陕西关中产二等小麦5000吨,全部成交,成交价2850元/吨。
饲用小麦消化困难或会加大
由于今年收割期多地出现降雨天气,饲用小麦粮源从南到北范围较广、数量较多,饲料用粮采购选择余地较大。据市场反映,饲料企业在饲用小麦粮源充足的情况下,基本退出与符合面粉加工、政策性轮入标准小麦的争夺,尤其是近期市场价格分化相当明显,饲料用小麦和制粉用小麦几乎成了完全独立运行的两个市场。
近日市场传闻,国家将定向销售470万吨超标小麦,拍卖年份为2013年至2016年,底价1900元/吨,价格相对便宜。由于这些小麦多定向流入饲料企业,因此对市场雨后麦、呕吐毒素超标小麦影响较大。一旦饲料企业有更廉价的超标小麦可以使用,雨后麦和呕吐毒素超标小麦的消化更加困难。
据了解,由于今年主产区雨后麦体量较大,市场供给充足,加之玉米、麸皮价格持续阴跌,近日部分地区饲料小麦价格下滑态势明显。
7月8日,江苏常熟市粮油购销有限公司销售9381.2吨2021年产饲料小麦,全部成交,起拍价2200元/吨,最低价2250元/吨,最高价2335元/吨,成交均价2277.12元/吨。相比之下,7月6日,昆山市粮油购销有限责任公司销售6116.52吨2021年产饲料小麦,全部成交,起拍价2200元/吨,最低价2395元/吨,最高价2435元/吨,成交均价2416.25元/吨。两地标的均全部成交,起拍价均为2200元/吨,但成交均价却相差近140元/吨。
7月麦价将会逐步调整趋稳
市场人士认为,7月中下旬以后,随着储备企业轮换收购接近尾声,加之面粉企业采购有了一定库存,市场对小麦的收购将会更加理性,小麦价格也将经过阶段调整后逐步回归稳定。
监测显示,目前主产区制粉企业新季中等小麦进厂价为2500~2570元/吨,高于上年同期190~220元/吨。截至7月9日,全国主产区小麦平均价格为2530元/吨,较去年同期上涨218元/吨。虽然近期新麦价格有所回调,但仍处于相对高位。市场人士指出,近期小麦价格回调,是市场对之前价格过快上涨的一种主动“修复”,是市场由“冲动”回归理性的良性调节。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7月份预计,今年全国小麦产量为1.364亿吨,比上年增长1.6%。截至7月5日,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2875.9万吨,占当年产量的21.09%。业内人士指出,由于今年托市收购难以启动,大量余粮滞留在基层手中,这将使得后期小麦价格上涨空间受到抑制,小麦注定是一个区间波动的行情。
笔者认为,由于我国小麦市场整体供需相对宽松,加之目前新麦价格已经处于相对高位,无论是政策层面,还是市场层面,后市麦价均不具备持续上涨的条件,预计后市小麦价格的主流态势仍将以稳为主,大幅波动的概率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