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小麦(面粉)产业报告

(来源:粮油市场报 发稿时间:2014-10-27 阅读次数:5908)

 

由于小麦与面粉不同的价格形成机制,导致价格的传导失效,面粉加工企业的生存环境趋于艰难。在新格局下,麦面产业链的市场主体要有新思路,麦面产业链市场主体机遇与风险并存,产业整合中趋于规模化、专业化;从产业链的角度来谋划企业的发展,产业链市场主体将由以往的“竞争”关系转换为“竞合”关系。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转变为“决定”作用,农业“十三五”规划研究取消临时收储政策,以解决收储带来的价格倒挂、粮食进口量高等问题,这将对国内粮食市场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政策定调粮食市场化,将使得国内小麦市场“政策市”与面粉市场“市场市”导致的畸形价格传导机制逐步理顺,“麦强面弱”格局也将逐步消退,新格局下麦面产业链市场主体机遇与风险并存,产业整合趋于规模化、专业化。

产业现状:“政策市”与“市场市”交织  产业链畸形致“麦强面弱”

(一)人口基数大及消费结构升级国内粮食安全尤显重要

中国拥有世界21%的人口,却只有世界9%的耕地,只有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受到国内人口增长、城镇化、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以及粮食用途多元化及其工业用粮增多等因素影响,国内粮食需求将长期保持增长态势。

近年来国内人口增长速度虽然缓慢,但人口总量仍然在不断地扩大,新增人口需要消费更多的粮食。目前国内正处在快速城镇化阶段,城镇每年新增人口大部分来自农村,这意味着有一部分人不但不生产粮食反而要消费粮食。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差异决定了进城居民将消费更多的粮食。每年大约1000万~2000万人进入城镇成为常住人口,食物消费结构势必发生变化。

由于人口增加导致粮食需求刚性上升;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改变,越来越多的农民转移到城镇,由粮食生产者变为粮食消费者,消费结构也随之改变,即口粮消费减少、肉蛋奶消费增加,粮食消费量快速增长。国内粮食消费总量持续上升,粮食增产幅度赶不上消费增长的速度,粮食自给率逐年下降。过去10年,中国人均农业产出增速达到3%的年增长率,比全球1.7%的增长率高出近一倍。

然而,粮食不仅没有出现明显过剩,粮食的进口依存度10年间却从6.2%增长到12.9%,翻了一番。由联合国粮农组织秘书处和经合组织联合编写的《2013-2022年农业展望》预测,未来10年中国粮食消费量的增长仍将略快于产量增长,消费量年均增速将比产量增速高0.3个百分点。根据联合国人口署估计,我国人口在未来20年内将增长至14.5亿左右。

(二)小麦“政策市”影响凸显价格形成机制面临挑战

有关数据显示,2000年以前国内小麦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在4.5亿亩左右,占粮食播种面积的26%~27%;2000年以后播种面积明显减少,2004年降到1978年以来的最低值,比最高的1991年下降了30%,近几年逐渐增加到3.6亿多亩。20年间小麦播种面积约减少20%,在粮食播种面积中的份额约减少5个百分点。近10多年来,国内小麦产量趋势比较平稳,变化不大,基本上保持在9000万~12000万吨之间,常年产量占到粮食总产的22%左右。

2004年后,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小麦生产的措施,包括取消农业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小麦良种补贴、小麦收购保护价等,使小麦产量逐渐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2004~2013年,小麦总产从9195万吨增加到12193万吨,增产2998万吨。2006~2013年小麦产量连续超过1亿吨。

自2006年国内主产区启动小麦托市收购预案以来,2006~2014年(除2011年),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湖北6个小麦主产区启动托市收购政策,累计收购托市小麦数量约2.32亿吨,约占其间小麦产量的22.29%;其中河南地区托市小麦收购总量约1.17亿吨,安徽地区约4200万吨,江苏地区3700多万吨,山东地区1450多万吨,河北地区近1300万吨,湖北地区约900万吨。国内主产区三等白小麦托市收购价格2006年为0.72元/斤,到2014年上提至1.18元/斤,上提幅度达55.56%。

自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下发了11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对确保农业农村发展、确保粮食安全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国内粮价支持政策的延续及政策效应的累积,通过财富效应、保险效应、预期效应等作用,农民种粮积极性显著提高。

国内粮食价格支持政策实施近10年来,在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实现粮食产量“十连增”、增强粮食市场调控能力、维护市场稳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托市收购政策的支持下,国内粮食价格持续多年上涨,粮价调控空间逐渐收窄,政策效应也在递减。随着托市收购价格的持续提高,国内粮食价格已远远高于国际粮食价格,使国内成为全球粮食市场的价格高地。与此同时,国内粮食市场形成了浓厚的“政策市”氛围,导致粮食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严重扭曲,国内外粮价严重倒挂,进口压力日益加大。

国家调控陷入“国内增产-国家增储-进口增加-国家再增储”的恶性循环,既增加了财政负担,也影响了政策实施效果。当粮食市场价格背离市场逻辑,导致形成一边是储备粮和政策粮收购量为近年最高,储存压力增大,另一边是加工企业亏损加剧、逐步停产的怪现象。表面上看,国内粮食企业受进口因素冲击生产经营难继,但我们必须看到问题产生的原因还是在自己。我们的市场结构布局不合理:多、松、散、乱——过于粗放,政策干预市场过多,改变了市场固有的规律。粮食市场价格走势已严重脱离市场规律,整个粮食产业链价格运行机制不畅。

(三)加工业产能严重过剩区域集中度高、产业集聚度低

国内面粉行业自市场化以来,由于民营、外资、合资、股份制等多种经济成分的进入,以及国有面粉加工企业的改制,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在愈来愈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发展壮大并完善起来,现已形成具有相当规模的生产体系。

近年来国内面粉加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大型面粉加工企业不断建厂扩大产能,中小型面粉加工企业尚未被淘汰出市场,国内面粉加工行业产能仍呈现增长态势,但增长速度放缓,2013年末全社会加工企业年加工小麦能力2.385亿吨,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19亿吨,小企业1938万吨。

卫生部等部门发布公告,2011年5月1日起禁止在面粉生产中添加过氧化苯甲酰(面粉增白剂)、过氧化钙,终结了持续近10年的面粉增白剂争议。随着国内小麦品种改良和面粉加工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禁白令”不会对面粉行业造成太大冲击,但部分技术水准低下的中小型面粉加工企业因无法再用面粉增白剂掩饰产品质量缺陷,逐步被市场淘汰。国内众多中小型面粉加工企业仍停留在“以购定产,以产定销”的层面,抗风险能力较弱。

据相关机构统计数据,2010年国内小麦粉产量为10118.4万吨,同比增长16.37%;2011年为11677.7万吨,同比增长15.41%;2012年为12676万吨,同比增长8.55%;2013年达到13204.6万吨,同比增速放缓为4.17%。

面粉加工企业在小麦主产区区域集中情况明显,尤其是以河南、山东、江苏、河北以及江苏为代表的黄淮海小麦产区,2013年上述地区小麦粉产量为10875.9万吨,约占全国产量的82.36%;2014年1~7月小麦粉产量为6335.7万吨,约占全国产量的81.98%。

2013年国内小麦粉前4位省市的集中度CR4为75.60%,2012年为75.00%,2011年为74.02%,这说明我国小麦粉市场的前4位省市集中度有所增加,前4位省市的区域竞争力增强。但从产业集中度来看,像五得利这样的行业老大,截至目前产能已扩张至日处理小麦3万吨,“五得利”面粉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市场覆盖率达到97.6%。据2013年国家统计局监测,“五得利”牌面粉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仅为9.29%,凸显出国内面粉产业集中度很低。

国内面粉加工行业面临行业内产品结构仍相对单一、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激烈、行业利润率低的状况。目前国内面粉消费仍主要为挂面、馒头和饺子等,这一层面的面粉主要是价格竞争,食品专用面粉的产量不到面粉总量的20%。

国内小麦产量的90%左右加工成面粉,然后加工成各类食品;焙烤工业制品包括面包、饼干、糕点等面粉用量约占6.8%;方便面面粉用量约占4.5%;挂面面粉用量约占4.0%;速冻食品面粉用量约占4.0%;餐饮业面粉用量约占1.2%;而馒头、包子、水饺等主食食品面粉用量约占70%。

产业主体:粮食流通企业散乱杂加工企业同质化严重

(一)粮食流通企业散乱杂政策依赖度高

改革开放36年以来,国内各地粮食供求平衡形势发生重要变化,造成区域矛盾和品种矛盾日益突出。

20世纪80年代以前,国内粮食生产以南方长江流域为主,粮食增产主要依靠稻谷,粮食产销格局的基本特征是南粮北调,以满足口粮需求。80年代以后至今,南方粮食生产在国内的比重下降,北方粮食呈增长趋势,国内粮食重心逐步北移,同时中部地区的粮食产量占国内总产量的比重提高,东北地区和黄淮地区共同形成了国内粮食增长中心,粮食的增长主要靠小麦和玉米。稳定调出粮食的省份大减(从13个减至5个),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内蒙古、河南、安徽、江西。

截至2013年底,国内拥有各类粮食仓储企业1.9万个,仓容总量超过3亿吨,比新中国成立之初增长了100倍;基本形成了以大连北良港、

广东新沙港、上海民生港、浙江舟山等粮食物流基地为枢纽,以各级粮食中心库为节点,以遍布全国的粮食收纳库为基础的现代粮食仓储物流体系。由于国内粮食市场带有明显的政策市,这也导致流通企业经营方式单一、政策依赖度高。“流通成本高、流通环节多、流通效率低下”成为制约粮食产业发展的瓶颈。

随着国内粮食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产业链的两端呈现单体规模扩大、行业集中度提高态势。截至2011年底,全国具有粮食收购资格的经营者达到8.6万家,还有不计其数的粮食经纪人,高度分散的粮食市场主体,与社会化大生产极不适应。国内土地流转进程的推进以及土地确权,使得家庭农场以及以家庭农场为单元的农村专业合作社迅猛发展,以往的售粮方式将发生根本性改变,粮食流通企业粮源收购难度加大,议价能力下降;下游加工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也使得粮食流通企业售粮的议价权明显下降。

国内粮食流通企业经营生存的压力加大,粮食流通市场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以往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坐站收粮、坐库守粮“吃政策饭”的经营方式难以生存。粮食流通企业间同质化竞争较为激烈,以往分散经营方式面临的市场经营风险加大;面粉加工企业的行业整合使得中小型面粉加工企业陆续倒闭,粮食流通企业面临的资金风险加大。国内粮食市场化格局的推进使得粮食价格波动的市场风险加大,粮食流通企业的经营风险和经营难度加大。以往的单纯依靠政策市,以及夹缝中获取价差的市场贸易方式风险加大,流通企业靠价格信息不对称赚钱的方式越来越行不通。

(二)加工企业同质化严重麦价刚性上涨挤压生存空间

全球面粉制品市场生产商众多,竞争异常激烈,生产商之间的价格竞    争在所难免。这一现象尤其在中国很普遍;价格往往成为决定采购行为的最主要决定因素。国内面粉制品行业的迅速发展,导致行业内竞争者数量越来越多,竞争力度越来越强,市场上产品的供应量也在不断增加,其下游议价能力也在逐渐减弱。

在国内近万家面粉加工企业11100多条生产线中,有215条为引进国外先进或较先进的面粉生产设备,从瑞士布勒公司引进的顶级面粉生产线有98条,其余100多条生产线分别从日本佐竹公司、意大利奥克利姆、高尔菲特、圣加蒂、贝尔加公司及德国的哈普勒公司引进。引进设备年生产能力为1280万吨,占国内面粉行业产能的3.6%,如果这些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可满足市场需求量的11.1%;生产高等级面粉的设备生产能力与市场需求还有差距。

受面粉加工企业规模偏小影响,大部分加工企业只是从事满足当地市场需要的简单生产,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应用能力弱,尚无法满足市场对多样化、高品质产品的需求。目前面粉加工企业除生产各类面粉外,同时开发谷朊粉、小麦淀粉、麸皮纤维、低聚糖、胚芽油等多种延伸产品,提高了小麦附加值,但与玉米深加工产业链条相差甚远。

面粉加工行业是我国小麦产业链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它不仅引导上游小麦的种植,而且也是对下游面制副食品提供稳定和专用性强的原料保证。相关机构统计数据显示,国内面粉加工企业产能在近5年间翻了一番;而同期,国内小麦年产量与净进口量合计仅增长约两成。作为产业链中的不同环节,由于小麦与面粉不同的价格形成机制导致价格的传导失效,面粉加工企业的生存环境趋于艰难。

由于国内面粉市场价格的涨速跟不上小麦价格的涨速,面粉加工企业如果保持一定的开机率,则意味着亏损会增加。中小型面粉加工企业在行业竞争中明显处于弱势,开工率低下,在小麦粉加工业微利的格局下,面粉加工企业无心进行技术研发和设备的改造升级,全行业节能降耗、提高副产物综合利用率等进展缓慢。小麦的生产、收购、加工以及面粉的销售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常态下产业链上的价格信息应呈现良性传递,如今“麦强面弱”市场格局的长期存在,恰恰说明产业链上的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产业政策:政策定调市场化机制调整引发变局

(一)政策推进小麦规模化生产小麦流通环节逐步市场化

在国内目前农业经营体系中,2.1亿户的家庭承包经营是主要方式,处于基础地位;在市场经济中“人均一亩三分、户均不足十亩”的家庭小规模承包经营势必带来小农户与大生产、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困难。传统的以家庭为单元的“散”、“乱”、“杂”格局使得粮食生产成本高、效率低,这与国外粮食生产大国粮食生产集中度高、生产效率高、粮食质优价廉形成鲜明对比。

“谁来种地,地怎么种”成为保障粮食生产、提升粮食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亟需解决的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这意味着农户与农户之间、农户与其他主体之间,可以通过土地股份化实现联合,推进农业产业化。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提出: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据农业部调查,全国各地在土地流转上积极性很高、呈现加快发展态势。截至2013年底,全国承包耕地流转面积3.4亿亩,是2008年底的3.1倍,流转比例达到26%,比2008年底提高17.1个百分点;经营面积在50亩以上的专业大户超过287万户,家庭农场超过87万个。

要激发粮食市场活力,就需要重构粮食价格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转变为“决定”作用,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继续坚持市场定价原则,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在市场价格过高时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在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按差价补贴生产者,这使得国内粮食企业无论面临的宏观、中观以及微观环境均发生明显变化。

按照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和国务院部署,2014年启动新疆棉花、东北和内蒙古大豆目标价格补贴试点;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农业部于4月5日和5月17日先后向社会公布2014年棉花、大豆目标价格水平,棉花每吨19800元,大豆每吨4800元。农业“十三五”规划研究取消临时收储政策,以解决收储带来的价格倒挂、粮食进口量高等问题。国内小麦生产方式的改变以及小麦流通市场逐步市场化将使其购销格局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二)政策推动加工业做大做强引导加工业合理区域布局

《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指出,到2015年,国内粮食加工业总产值达到3.9万亿元,2020年达到6.9万亿元(按2010年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2%,效益不断提高;形成一批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的大型粮食加工企业集团,建成一批粮食加工产业园区,培育一批知名品牌。

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到2015年和2020年小麦粉总体合格率分别达98%和99.5%以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适度提高产业集中度,发展拥有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改造提升具有创新能力的中小型企业;形成以大型企业为龙头,区域性、专业型企业为支柱,中小型企业为基础,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的格局。

推行系列化、优质化、方便化粮食食品,着力发展专用粉、全麦粉等新型营养健康产品,加快推动方便食品、速冻食品及主食品工业现代化和产业化,积极发展市场潜力大、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方便食品、休闲食品。加快研发新产品,丰富花色品种,提高优、新、特产品的比例。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强化卫生、环保、安全、能耗的约束作用,建立产业退出机制,逐步淘汰一批工艺落后、设备陈旧、卫生质量安全和环保不达标、能耗物耗高的落后产能,到2020年,淘汰小麦加工产能1500万吨。

“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提出,在小麦主产区的大中城市,以现有骨干企业为依托,大力发展以馒头、水饺和面条等面制主食品的工业化,到2020年,重点投资建设15个日产50吨优质面制主食加工基地。

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主食品重要销售区,大力扶持传统主食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到2020年,重点投资建设15个日产50吨优质主食加工基地,满足传统主食品市场消费需求。

结合国家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和消费需求,在黄淮海、西北、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建设强筋、中强筋、弱筋专用粉生产基地,重组和建设一批年处理小麦30万吨以上的加工产业园区,培育若干个年处理小麦150万吨以上的大型企业集团。提高蒸煮、焙烤、速冻等面制食品专用粉、营养强化粉、全麦粉等产品所占比例,加快推进传统面制主食品工业化。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利用麦胚生产麦胚油、胚芽食品,并根据市场需求利用麸皮生产膳食纤维、低聚糖等产品;适度控制出口导向型小麦谷朊粉生产。今后相当长的时间,我国面粉工业将以安全、营养、方便、专用型产品为发展方向,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优、新、特产品比重,重点发展适合中国人消费习惯的蒸煮类、速冻类、油炸类食品专用粉,满足饮食和传统主食品工业化需求。

“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提出,要扩大专用粉的品种和产量,到2015年,专用粉品种达到30个以上,产量占小麦粉总产量的30%,到2020年,专用粉品种达到50个以上,产量在小麦粉总量比重中达到40%以上。

进一步完善产业布局,形成特色小麦加工聚集区。在河南、河北、山东等省建设生产挂面、方便面、北方馒头、饺子等强筋、中强筋食品专用粉生产基地;在江苏、安徽建设生产南方馒头、面条等中筋、中强筋食品专用粉生产基地;在豫南、湖北、苏南、广东等地,建设生产饼干、糕点为主的弱筋专用粉生产基地;在专用粉发展较好的广东,重点发展以生产面包为主的强筋专用粉和以生产广式馒头、饼干为主的弱筋专用粉;在新疆、甘肃、陕西、内蒙古等地,建设以生产高档面条粉和馒头粉为主的强筋、中强筋专用粉生产基地。

 

产业格局:规模化、专业化成主趋势粮食流通企业转型服务商

据相关资料统计,工业化食品在美国和日本的社会消费中分别占92%和82%,而我国仅为18%,可见我国面制食品工业化任务还相当繁重。今后相当长的时间,我国将把食品加工作为食物与营养发展的重点领域,优先支持对主食的加工,加快居民主要制成品食物的发展步伐,重点发展符合营养科学要求的方便食品、速冻食品,优先支持国内传统食品的工业化改造,选择并支持若干种具有市场前景和示范作用的传统食品,提高其科技含量,加快其工业化步伐。

在新格局下,麦面产业链的市场主体要有新思路,麦面产业链市场主体机遇与风险同存,产业整合中趋于规模化、专业化;从产业链的角度来谋划企业的发展,产业链市场主体由以往的“竞争”关系转换为“竞合”关系。

(一)寻求市场服务盲点粮企转型产业链服务商

随着国内土地改革和城镇化的逐步推进,粮食流通市场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变革,粮食流通企业应尽快转变以前单纯依靠政策的思维观念。在产业链上下游趋于规模化的情况下,粮食流通企业一方面可以通过兼并重组,实现规模化经营,形成相对集中的粮食市场主体,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在市场价格形成中发挥影响力,改变相互压价或者只能被动接受价格的局面,更好地掌控粮源,巩固扩大市场销售渠道,提高流通效率。

另一方面,粮食产业格局的转变,使得产业链的服务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以家庭农场以及农业合作社为代表的生产主体普遍面临粮食整理、粮食保管及经营资金不足等问题;而面粉加工企业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其粮源的供给保障日渐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粮食流通企业可以从粮食产业链服务上做文章,围绕产业链的两端呈现单体规模扩大、行业集中度提高态势所带来的机遇,结合企业自身的优势,调整经营思路,成为粮食产业链的专业服务商。

(二)紧随政策顺应市场粉企红海中寻蓝海

国内面粉行业产能过剩主要为结构性过剩,普通面粉产能过剩,专用型、功能性面粉却产能不足。发达国家专用小麦粉产量已占小麦粉总量的95%,且品种繁多;日本有60多种,英国有70多种,美国有100余种,几乎是每一小麦食品就有一种相对应的专用粉。

近几年,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专用粉品种向更高的功能化方向发展,研究各种专用的预配合粉,总的趋势是向多品种、小批量、功能化的方向发展。国内小麦粉加工企业已逐渐意识到这一问题,开始研究并生产一些新型专用粉。例如,为速冻食品行业提供“速冻饺子粉”或“速冻馒头粉”;为食品工业化需求提供的“沙琪玛”、“派”等专用粉;为提高特色食品竞争力而生产的“油条粉”、“烩面粉”、“拉面粉”等。面粉加工企业应主动与下游客户差异化需求对接,由以往的生产型向销售型、服务型、研发型转变,走“市场细分、产品差异化”路线。

从国外发展趋势看,国内面制品的发展方向将朝着营养、方便、功能等方面发展。以挂面为例,挂面正朝着营养型、功能型发展,开发出了各种蔬菜挂面、鸡蛋挂面、营养强化挂面、杂粮挂面、降糖荞麦面、高纤面等各种营养、功能挂面;保鲜湿面的快速发展,也是消费者对营养、方便面制品需求增大的体现。

(三)树立产业链经营思维“竞争”关系转换为“竞合”关系

粮食行业的健康发展是以产业链各环节有效运行为基础,实现价格传导和供需转换,市场价格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波动。小麦的生产、收购、加工以及面粉的销售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常态下产业链上的价格信息应呈现良性传递,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直接影响到产业链的有序运行。

面粉加工行业经过洗牌与整合,小而弱的企业被淘汰出局,大而强的企业向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区集中。大型龙头企业运用土地流转政策向产业链前端延伸,建立粮食生产基地,涉足订单农业,为原料供应和产品安全提供保障;通过建设仓储物流设施以及与粮食仓储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在物流环节提高应对市场风险和保障生产加工能力;加大面粉产品研发投入向后端延伸,紧抓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通过改善产品结构,提供更多健康、营养、生态和满足城乡居民更高品质要求的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建设全产业链企业集团。粮食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市场经营主体应破除以往单纯的“竞争”关系,树立“竞争与合作”的经营理念,避免恶性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