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下旬以来,安徽省水稻主产区遭遇到连续低温阴雨的天气。针对前期不利气候对水稻生产造成的影响,省水稻产业体系专家就目前水稻田间管理提出以下技术建议:
1、双季早稻。对于迟熟早稻,为防止后期早衰,可追施磷酸二氢钾(200g/亩)、美洲星(100ml/亩)等叶面肥,确保早稻后期养分供应,促进灌浆结实。对于早熟早稻,及时收割,确保颗粒归仓。
2、一季中稻。播栽期较早的一季中稻将陆续进入幼穗分化的关键时期,防止高温热害,保持田面浅水层,及时做好稻瘟病、稻曲病等主要病害的防治工作。播栽期较晚的要及时烤田,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根系生长,降低后期倒伏风险,做好中期病虫害防治工作。
3、双季晚稻。双季晚稻秧田在3叶期要及时追施断奶肥,在1叶1心和5叶期每100盘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g进行2次化控,矮化植株,增加秧龄弹性。4叶期左右根据苗情追施促蘖肥,移栽前每盘追施10g尿素作为“送嫁肥”;后期注意苗瘟、稻蓟马、螟虫等病虫害的防治,做到带肥、带药移栽。
4、直播稻。早播田块适时烤田,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根系生长,晚播田块可补施速效肥料作为分蘖肥。前期封闭除草效果不佳的田块应在杂草2叶期内及时防除,重点防治纹枯病和“两迁”害虫。直播稻群体量大,根系较浅,在拔节前3~5天每亩大田喷施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00g,降低基部节间,防止倒伏;做到内外“三沟配套”,确保排灌通畅,降低倒伏减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