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小麦在整个生长过程中,要经过秋季、冬季、春季和夏季,经常遇到冻害、干旱等系列灾害。小麦专家通过深入研究,特别提出以下九项实用栽培技术,为广大农民提供最科学的种植方法,同时推进小麦良种良法配套和农机农艺结合,提高小麦遇到灾害时的抵御能力,挖掘小麦的增产潜力,促进产量稳步提升。
〖旱茬规范化播种〗
旱茬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包括耕作整地,深松、耕翻或旋耕,耕后耙地镇压,前茬秸秆还田要粉碎2~3遍,撒匀后耕翻入土或旋耕2~3遍,强化浇水造墒或镇压踏实土壤,药剂拌种或种衣剂包衣,努力做到适期、适墒、适量播种,保证播种质量,强化播后镇压等。
〖半精播栽培〗
该技术是在土壤地力、肥水较好的麦田,适当降低亩基本苗(13万~20万),从而构建合理
群体,促进个体发育,使穗足、穗大、粒重,实现高产、稳产、低耗的技术体系。各地可根据当地生态和土壤条件确定半精播的基本苗数量,避免大播量。
〖浇冬水〗
在小麦进入越冬期之前灌溉,起到提高土壤含水量,踏实耕层土壤,促进根系生长,增强小麦抗旱抗寒能力的作用,是培育壮苗的重要措施。一个区域灌冬水的时间应掌握在日平均气温3℃~5℃开始,麦田土壤呈现夜冻昼消的状态时结束,每亩灌水40立方米左右。灌水后墒情适宜时锄地松土,弥封土壤
裂缝。
〖节水栽培〗
该技术是通过选用节水抗旱品种、适当晚播、增加基本苗、足墒播种、增施磷肥、重施底肥等技术的应用,以底墒水调整土壤贮水、减少灌溉次数和灌水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高产栽培技术。
〖旱茬栽培〗
该技术是以适期播种、培育冬前壮苗为基础,要求半精量播种,将50%~60%的氮素化肥作底肥,40%~50%氮素化肥后移到起身至拔节期间追施的技术体系。
〖稻茬少免耕〗
稻茬麦少免耕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少免耕机条播、板茬撒播、稻田套播麦等播种方法,以及开沟覆土、稻草覆盖、化除化控、氮肥后移等配套技术。
〖旱地地膜覆盖〗
旱地小麦地膜覆盖技术主
要是通过地表覆盖地膜,保墒节水,提高地温,从而使旱地小麦获得高产、稳产,分地膜垄盖沟播膜际栽培和全膜覆土穴播栽培两种。
秸秆覆盖技术是将秸秆还田覆于地表,起到保墒节水、培肥地力作用的栽培技术。
〖晚播应变栽培〗
该技术是在小麦播期推迟的情况下,通过选用良种、以种补晚,提高整地播种质量、以好补晚,适当增加播量、以密补晚,增施肥料、以肥补晚,科学管理、促壮苗多成穗等“四补一促”技术,从而实现小麦高产的栽培技术体系。
〖防冻栽培〗
小麦防冻高产栽培技术主要是预防和补救小麦冻害的应变技术。我国小麦生产的冻害类型主要有冬季冻害、早春冻害(倒春寒)和低温冷害。预防冻害的技术包括选用冬春性适宜的品种、适期适量播种和提高播种质量,培育壮苗。小麦遭受冻害后,应及时浇水予以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