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当前小麦和油菜苗情特点,日前省农委组织专家制定《小麦油菜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意见》,要求各地抓好落实,强化“四情”监测,分类指导推动各项关键措施落实,促进苗情转化升级,为夺取小麦、油菜丰收打好基础。
据全省小麦苗情监测,当前小麦一类苗比上年略有减少,但一二类苗比例与上年同期相当,仍好于常年同期。受去年11月份低温寡照阴雨影响,小麦个体和群体均小于上年和常年同期,同时草害、渍害偏重,加之1月底寒潮雨雪天气影响,小麦冻害发生面积较大,占全省小麦种植面积的52.3%。
为此,技术意见提出要及时因苗施肥,促进苗情转化。追施拔节肥有利于提高分蘖成穗,对于没有追施返青肥的麦田,于3月中下旬趁雨每亩追施尿素。江淮、沿淮稻茬麦地区要及早清理田间“三沟”,消除渍害隐患。小麦拔节前是化学除草、防治纹枯病的关键时期,要根据当地病虫草发生情况综合防控。据全国长期病虫预报,今年全省小麦赤霉病呈大流行态势。各地要加强赤霉病的中短期趋势预报,做好防治物资准备。
今年强降雪降温过程造成较大面积油菜受冻,各地要及时清理冻死叶和断柄叶,割除受冻苔茎或折断蕾苔。立春后,有条件的地区应抓住有利时机中耕培土,清除杂草,增强植株抗倒伏能力,并适时开展化学除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