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市场报讯 亚太经合组织粮食安全政策伙伴关系机制框架内“APEC小农和中小企业粮食减损失技术、经验相关研讨会”8月26日在北京召开。
据益海嘉里集团公共事务部总监王巍介绍,益海嘉里自2006年在黑龙江佳木斯建立第一个水稻加工生产基地起,就坚持对水稻加工行业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并于2008年首创了全球领先的水稻循环经济模式,科学助力节粮减损。
其中,订单农业,是益海嘉里水稻循环经济首要的一环,,也是第一环。益海嘉里提供的数据显示,订单农业模式可使每吨水稻增收220元,按其年均水稻加工量300万吨计,共增收约6亿元。如果推及全行业,按我国每年水稻产量2亿吨计,可增收约455亿元。
王巍还表示,对于益海嘉里,“节粮减损”是一个广义的概念,高效利用耕地资源、增加单位土地的产出价值,也是节粮减损的重要方式。
据悉,按照益海嘉里“水稻循环经济模式”,在规模化加工的基础上,除了生产优质的品牌大米如大家熟悉的金龙鱼系列大米外,经过米厂加工后的副产品米糠可提炼并生产加工为稻米油;从米糠油副产品提炼的脂肪酸、米糠蜡、米糠脂、谷维素、阿魏酸,被广泛应用于专用油脂、油脂化工,化妆品等行业,高效利用资源。
而最有技术难度和科技含量的是将稻壳发电,稻壳灰制取活性炭和白炭黑。今年7月,世界三大轮胎巨头之一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与益海嘉里合作,使用稻壳燃烧灰烬制取的白炭黑生产绿色节油轮胎,通过行业跨界联合,推动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
“目前益海嘉里的水稻加工能力只占全国水稻总产量的1%,生产的高分散补强剂级白炭黑远不能满足绿色环保轮胎制造的需求,全球每年生产超过十亿条轮胎,可见这个产业的发展空间巨大,我们热切期望益海嘉里利用稻壳灰制取白炭黑的技术能够在全国乃至全球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王巍最后对新华食品如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