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下旬湖北小麦市场监测情况

(来源: 发稿时间:2015-08-31 阅读次数:747)

 

    为切实保护农民利益,确保“种粮卖得出”,稳定粮食市场,湖北省政府决定启动小麦临时收储,执行期为2015年8月28日至9月30日。执行区域为:襄阳、随州、荆门、荆州、孝感5市的重点县(市、区)。对2015年生产的不完善粒在10%-20%(不含10%,含20%)之间、容重在710克/升(含)以上的小麦纳入临时收储范围;不完善粒超过20%的小麦,不列入临时收储范围。纳入临时收储范围,杂质小于1%(含)、水分小于12.5%(含)的小麦临时收储价格为每市斤1.1元。
    放宽临储小麦收购标准主要因全省不完善粒超过10%的小麦在60亿斤左右,其总量约占全省总产量的70%,这部分小麦在前期无法纳入托市收购范围。当前虽麦农手中余量不多,但贸易商在前期购入的小麦总量可观,后期由于市场供给充裕、下游需求低迷及不达标小麦较多,麦价一路走低,贸易商囤货惜售,因而仍有较多余粮滞留在流通环节。
    “麦强粉弱”总体格局未有改观。在原料成本较为稳定的情况下,面粉出厂价仍在低位徘徊。目前,湖北省30粉出厂价在1.56-1.58元/斤区间。同时,麸皮价格自8月份以来一路下滑,跌至0.53-0.55元/斤。此次麸皮价格下跌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在下游养殖业需求持续回暖的支撑下,7月份粉企提高开工率,麸皮供应急剧增加。二是今年以来高粱、大麦等替代饲料进口激增,挤压麸皮生存空间。海关总署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高粱进口量达到111万吨,同比提高183%,2014年10月-2015年7月进口量达到853.6万吨,同比提高197%;大麦进口量128万吨,同比提高68%,2014年10月-2015年7月进口量达到778.5万吨,同比提高104%。
    陈麦方面受新小麦上市及需求低迷的双重挤压,政策性拍卖延续萎靡状态。8月18日,武汉计划销售小麦2014年白小麦150505吨,实际成交640吨,成交率0.43%,成交均价2500元/吨,其余流拍;8月25日,计划销售白小麦149955吨,实际成交2000吨,成交率1.33%,成交价2500元/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