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12月14日-12月18日)东北产区价格整体平稳,局部有小幅震荡,价格贴近临储定价;华北地区一番调价后重新回稳,但与东北产区价差又显,河北粮源倒流东北港口,南方销区仍持谨慎观望态度,库存水平偏低,下游需求疲弱,深加工方面新订单较少,库存程度高,节日对备库需求的提振效果微弱。
东北产区,近期东北产区价格走势较为平稳,局部地区小幅震荡。前期因临储收购库点开始“大巡查”,使得收购进度有所放缓;但从12月5日-10日单周入库量520万吨和 12月11日-15日单周入库538.08万吨近两期的入库量显示,临储入库进度重新攀高,累计收购总量已达3728.21万吨。但需关注的是近期东北临储收购标准执行将更加严格,对霉变超标玉米将限制入库。未来一个月为节前上量高峰期,亦有粮价承压现象,农户应及时把握售粮时机,并关注霉变状况。上周黑龙江佳木斯地区玉米收购价格在1780-1830元/吨,较前一周降10元/吨,吉林长春玉米收购价格在1960-1980元/吨,较前一周持平,辽宁沈阳玉米收购价格在1930-1980元/吨,较前一周涨10-30元/吨,内蒙古通辽玉米收购价格1930-1950元/吨,较前一周持平。此外,近日有消息称,2016年1月国储陈粮将入市抛售,同时定向销售政策也呼之欲出,去库存政策将重新打通粮价下跌通道。
华北地区,经过一段时间调整之后,目前华北各区域间价差不大,整体价格维持震荡趋弱走势。因市场干粮仍旧偏少,企业收购价格短期内区间震荡企稳,后期关注节前企业备库情况。此外,因华北价格回落,东北价格依然坚挺,两地间价差重新拉大,近期因河北粮源跌至低点,水分30%以上的湿粮价格普遍在1400元/吨以下,低廉的湿粮吸引了内蒙、辽宁等地区贸易商的视线,粮源再次倒流进入北方市场,若粮源持续外流或对华北价格有一定支撑。据市场信息,山东济宁收购价在1780-1800元/吨,周环比下降10元/吨,山东潍坊收购价在1810-1830元/吨,周环比下降10元/吨;河北石家庄收购价在1760-1780元/吨,周环比持平;河南安阳玉米在1740-1780元/吨,周环比下降20元/吨。另据气象部门显示,近期新一轮的雨雪雾霾天气即将来临,后期需关注天气变化及东北、华北之间价差状况。
南方销区,继运补传闻之后,市场又出现临储陈粮低价定向抛售、提前低价启动临储拍卖等利空传闻,受此影响,企业备库心态普遍谨慎,多数看空后市,双节效应也未能对备库需求的释放有所提振,整体库存仍维持偏低水平,与此同时,生猪年底出栏量增加,也导致下游原料消费减少。价格方面,上周四川成都新玉米到站价为2080-2120元/吨,湖南长沙到站价在2200-2250元/吨,江西南昌玉米到站2230-2260元/吨,以上地区均较前一周持平。
南北港口,近期北港价格波动频繁,收购商根据到货量灵活调整价格,在临储价格支撑和现货环境疲弱相互作用下,港口价格难有大幅调整,短期内仍以区间震荡为主,但受河北粮源倒流影响,如果上量持续增加或将使北港价格承压,大连玉米平仓价在2080-2090元/吨,较前一周持平;广东港口玉米散粮成交价2160-2180元/吨,较前一周涨10元/吨。
深加工企业,目前淀粉企业主要以执行订单为主,尚有少量利润空间,整体价格走势稳中偏弱,实际成交价格低点有所下探,下游企业采购意愿不强,淀粉开工率维持高位,淀粉库存增加。即将进入12月下旬,双节临近或令淀粉下游食品需求受到提振,关注深加工企业实际走货情况。此外,进口木薯淀粉价格持续下跌,对国内玉米淀粉价格造成一定冲击。
预计后期,随着未来一个月玉米集中上量,临储加强巡检力度,严格执行收购标准等因素影响,以及临储陈粮低价定向抛售、提前低价启动临储拍卖等利空传闻,或将导致玉米价格承压下行。本月底进入政策敏感期,关注相关政策落实情况。